乏食 Pradip Jamnadas
<markdown>
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前来就诊,他最近做了一次钙化积分扫描,结果呈阳性,表明他患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尽管他自我感觉良好,体型并不超重,血压也正常,但由于其父亲有冠状动脉疾病史,并且一位同事刚刚去世,他的医生建议他进行了这项检查。动脉中的钙化斑块清晰可见。
初步探寻病因:排除常见因素 作为一名专注于胰岛素的医生,普拉迪首先对患者进行了代谢测试。结果显示,他的胰岛素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A1C)都完全正常。接着,普拉迪为他做了肝脏超声波检查,发现他患有脂肪肝。
普拉迪开始系统地排除导致脂肪肝的常见原因:
- 胰岛素:虽然这是常见原因,但该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
- 酒精:患者表示自己不饮酒。
- 过量蛋白质补剂:特别是过量的支链氨基酸可能导致脂肪肝,但患者并不服用此类补剂。
- 肝炎感染:普拉迪为他做了肝炎全套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深入探寻:肠道通透性问题
“下水道”理论:门静脉与肝脏的关系 在排除了所有常规原因后,普拉迪将注意力转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他解释了肝脏的解剖结构:肠道吸收的所有营养物质都会汇集到门静脉,然后进入肝脏进行处理。肝脏是处理身体摄入物质的第一道关卡。
肠道的第一道防线 在进入门静脉之前,肠道本身有多重防御机制:
- 派尔集合淋巴结 (Peyer's patches):位于肠壁,是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一部分,构成了身体的免疫前哨。
- 粘蛋白层 (Mucin layer):一层厚厚的粘液,将肠道内的“下水道”与血液循环系统隔离开来。
- 紧密连接 (Gap junctions):肠道细胞之间由酶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物理屏障,防止未消化的物质随意进入血液。
“肠漏”假说 普拉迪提出了“肠漏” (Leaky Gut) 的概念。当这些防御机制出现漏洞时,肠道内的物质,包括食物颗粒和死细菌的细胞壁产物,就可能穿过肠壁,进入门静脉,最终到达肝脏,引发炎症并导致脂肪肝。他坦言,自己过去从不相信“肠漏”理论,但经过八年的深入研究,他越来越相信,许多不明原因的脂肪肝病例,其根源就在于肠道通透性问题。
肠漏、脂肪肝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联
分子机制的解释 普拉迪详细解释了这三者之间的联系,虽然过程有些复杂:
- 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s, LPS):从肠道泄漏进入血液的细菌产物,即LPS。
- LDL胆固醇的修饰:LPS会被巨噬细胞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颗粒吞噬。当LDL吞噬了LPS后,它会转变为小而密的LDL颗粒 (small dense LDL)。
-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这些小而密的LDL颗粒更容易被白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并侵入冠状动脉壁内。巨噬细胞在动脉壁内死亡后,会释放出这些富含脂肪的小密LDL,形成一个脂肪池。
- 炎症反应:由于LPS仍然是外来异物,这个脂肪池会引发持续的炎症反应,吸引T细胞和B细胞的攻击。
- 斑块的形成与破裂:他将动脉粥样硬化比作一个“反向的青春痘”。充满脂肪和炎性细胞的软斑块,就像一个脆弱的青春痘,随时可能破裂。一旦破裂,就会形成血栓。小血栓可能被身体修复,但大血栓则可能堵塞动脉,导致心脏病发作。
普拉迪总结道,对于那些找不到明显原因(如吸烟)的冠状动脉钙化患者,其根源很可能在于他所谓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metabolic endotoxemia),即由肠漏引起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治疗策略:从肠道入手,修复“下水道”
饮食与乏食的双重作用 既然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治疗方案也就明确了:通过饮食和乏食 (fasting) 来修复肠道,治疗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第一步:识别并排除食物敏感源 普拉迪首先会为患者进行食物敏感性测试。他特别强调了小麦敏感性,这不仅仅是指麸质敏感。小麦中含有约600种蛋白质,其中只有两种是麸质。其他小麦蛋白同样可能引发身体反应,导致肠漏。除了小麦,玉米、鸡蛋、乳制品等也可能成为敏感源。测试后,患者需要暂时避免这些食物。
第二步:评估肠道菌群健康 对于有特定胃肠道症状的患者,他会进行更深入的检查:
- 氢甲烷呼气检测:用于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他会询问患者,在摄入碳水化合物和糖后是否会感到严重腹胀和胀气。如果是,这很可能是SIBO的迹象。检测时,患者喝下糖水后,在不同时间点吹气,检测呼出气体中的氢气含量。氢气的增加表明小肠内存在不应有的大量细菌。
- 粪便测试:对于有严重腹泻(如一天四到五次稀便)或严重便秘(如五六天一次,伴随溢出性腹泻)的患者,他会进行粪便检测。
第三步:滋养有益菌,重建肠道屏障
纤维的重要性 普拉迪强调了纤维的至关重要性。肠道内的粘蛋白层本身就是一种多糖。如果不为肠道内的有益菌提供它们喜欢的食物——纤维(特别是可溶性纤维),它们就会开始“吃掉”粘蛋白层,从而导致肠漏。 他推荐的纤维是可溶性纤维,如菊粉(inulin),以及通过特定方式制备的抗性淀粉。例如,将米饭或土豆煮熟后,放入冰箱冷藏一天再重新加热食用。这个冷却过程会改变淀粉的结构,使其变得难以被人体消化,但却能成为结肠中有益菌的绝佳食物。
乏食在肠道修复中的作用 乏食是治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改变菌群:当患者停止进食,特别是停止摄入不良食物时,肠道菌群的构成会发生变化。研究表明,乏食超过8到10小时,依赖糖分生存的“坏细菌”会死亡,而“好细菌”的“基石”则能存活下来。因此,乏食是治疗SIBO和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 给予肠道休息和修复时间:停止进食可以让肠道得到宝贵的休息时间。肠道内壁的细胞更新速度极快,是一个高能耗的过程。乏食可以将能量重新导向肠道修复,帮助紧密连接恢复功能。
肠-脑轴:超越消化的影响
肠道的“第二大脑” 普拉迪介绍了肠道的“肠神经系统”**,其神经元数量仅次于大脑,被称为“第二大脑”。这个系统不仅负责肠道的蠕动,还通过迷走神经与大脑紧密相连。
从肠道到大脑的化学信号 肠道内的化学物质,无论是来自食物、细菌还是肠壁细胞,都可以通过迷走神经直接上传到大脑,或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这引出了一个深刻的观点:你的感觉和想法,可能并不完全是你自己的。 他分享了临床观察:当患者的肠道问题得到解决后,他们的抑郁和脑雾症状也随之改善。这可能是因为答案找到了而感到的释然,但也可能是因为来自功能失调肠道的负面神经递质减少了。鉴于抑郁症本身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通过修复肠道来消除身体的炎症,自然也会改善心理状态。
可溶性纤维的额外益处 除了滋养肠道菌群,可溶性纤维(如菊粉)对第一个案例中提到的胰岛素抵抗患者也有直接益处。在餐前喝一杯含菊粉的水,会在十二指肠内壁形成一层光滑的薄膜,“屏蔽” 产生GIP激素的K细胞,从而减缓胰岛素的大量分泌,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最终的饮食建议:真实、完整、咀嚼
普拉迪总结了他的核心饮食原则:
- 吃真实的食物:食物必须是天然、完整的。
- 咀嚼食物,而非饮用食物:他用一个生动的实验来说明:将食物用搅拌机打成汁,再将同样的食物咀嚼后吐出,两者形态完全不同。搅拌破坏了纤维的结构,使其失效。
- 避免加工食品中的乳化剂:乳化剂(如聚山梨酯)就像洗洁精,会溶解肠道的保护层。它们被广泛用于饼干、面包、冰淇淋等加工食品中,以保持油水混合。
- 避免环境雌激素和人造成分:塑料、人工色素、香精、甜味剂等都会扰乱肠道菌群,形成“致肥胖”的菌群环境。
针对该患者的具体乏食方案 对于这位患有冠状动脉疾病和肠漏的患者,普拉迪推荐了18/6的限时进食方案。他认为,这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效果最好的乏食模式。18小时的乏食期给了肠道充分的休息和修复时间。在6小时的进食窗口内,无需计算热量,只需专注于摄入上述提到的真实、完整的食物。
**[Why ‘Healthy’ People Develop Clogged Arteries & How Fasting Can Help](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OoJKe4rug&pp=0gcJCcwJAYcqIYzv)**
时长: 00:43:24
</markdown>
D:2025.07.24<markdown>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本质:一个系统性的炎症过程
斑块的形成与构成
普拉迪是一位心脏病专家,将动脉内的斑块比作“动脉内壁的青春痘”。他解释说,动脉壁有三层,斑块形成于最内层的内膜(intima)。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疤痕组织堆积,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炎症反应。斑块的核心是不正常的脂肪,特别是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DL)。身体的免疫系统,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会对这些异常脂肪发起攻击,形成一个充满炎症细胞和液体的“脓包”。
斑块并非局部问题,而是全身性疾病
普拉迪分享了他作为介入心脏病专家的早期经历。他发现,即使为患者的堵塞部位放置了支架,6到12个月后,80%的患者会在动脉的其他部位出现新的堵塞。这让他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不是一个局部疾病,而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如果在一个动脉里有斑块,那么全身的动脉里都可能有。血管造影术(angiogram)只能看到突入血管腔内的斑块,而那些“长在”血管壁内的斑块则会被忽略,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斑块的生长与破裂:一个阶梯式的、非线性的过程
斑块的生长并非线性、渐进的,而是阶梯式的。他通过测量动脉内温度的变化发现,有些斑块是“热”的,充满了活跃的炎症。这些“热”斑块就像发炎的青春痘,极易破裂。当斑块破裂时,其内部的坏死物质会暴露在血液中,引发血栓的形成。
- 如果血栓很小:身体会修复,在其表面覆盖一层新的内膜,但这个过程会留下疤痕组织,最终钙化。
- 如果血栓很大:可能瞬间将整个动脉堵死,导致心脏病发作。
心脏病发作的真正原因:斑块破裂而非渐进性狭窄
普拉迪强调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90%的心脏病发作并非由动脉的逐渐狭窄引起,而是由一个原本可能并不严重的斑块突然破裂,形成的巨大血栓所致。 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在发病前一天还能正常进行高强度运动。斑块破裂还可能导致不稳定心绞痛,即动脉被堵塞到80-90%,但尚未完全封闭。
沉默的疾病:大多数冠状动脉疾病并无症状
普拉迪揭示了一个令人警醒的事实:80%的缺血(ischemia,即血液循环不足)是沉默的。这意味着,即使一个人有严重的动脉堵塞,甚至在压力测试中显示心肌供血不足,也很有可能不会感到典型的胸痛。症状可能是模糊的,如劳累时气短或疲劳。更重要的是,动脉需要被堵塞70%以上才会真正影响血流。一个50%或60%的堵塞,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却可能因为炎症而突然破裂,引发致命的后果。
两大决定因素:斑块的炎症状态与血液的凝血性
斑块的炎症
预防斑块破裂的关键在于控制炎症。如果斑块不发炎,即使存在,破裂的风险也极低。
血液的凝血性
问题的另一半是血液本身。如果血液“黏稠”,血小板“活跃”,那么即使是一个微小的斑块破裂,也可能形成巨大的血栓。炎症同样会使血小板更活跃。因此,治疗不仅要关注斑块本身,还要关注血液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阿司匹林(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使用的原因。献血也能通过降低血细胞比容,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显著降低未来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现代诊断技术:从钙化积分到CT-FFR
如何发现沉默的斑块
普拉迪介绍了现代心脏病学中用于发现和评估斑块的先进技术:
1.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Calcium Score) 这是一个简单、非侵入性的CT扫描,用于检测动脉壁上钙化的斑块。钙化是过去炎症的“墓地”。
- 钙化积分为零:虽然不能完全排除软斑块的存在,但表明生理状况良好,斑块不易发炎和钙化。未来10年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极低(低于0.1%)。
- 钙化积分高:意味存在大量斑块,并且生理状况倾向于炎症和钙化,风险显著增高。
2.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m, CCTA) 通过注射造影剂,CCTA可以清晰地显示动脉的狭窄程度,并通过人工智能(AI)进行斑块分析。AI可以计算出软斑块和钙化斑块的体积和比例,并识别出“低密度斑块”——即充满炎症细胞、极易破裂的“热”斑块。
3. 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 FFR是一项评估动脉狭窄是否真正影响血流的关键技术。最初在心导管室使用,通过压力导丝测量狭窄处前后的压力差来判断。如今,通过AI技术,可以从CCTA图像中计算出CT-FFR,从而在无创的情况下判断病变是否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这对于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支架植入等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斑块的可逆性与支架的局限性
斑块能否逆转?
普拉迪确认,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等干预,软斑块是可以被逆转的,硬斑块(钙化斑块)则较难。虽然无法完全消除斑块,但即使是10%的狭窄度减少,也能根据泊肃叶定律(Poiseuille's law)极大地改善血流。更重要的是,逆转的过程意味着斑块的代谢变得更稳定,不再那么“热”,破裂的风险降低。
支架的角色:一个有用的“创可贴”
支架是一种处理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严重堵塞的有效手段,是一个机械问题的机械解决方案。然而,支架只是一个“创可贴”,解决了局部问题,但并未处理导致斑块形成的全身性炎症。
支架的后续问题:
- 内膜增生(Intimal Hyperplasia):支架植入本身是一种损伤,身体会通过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来修复,这个过程称为内膜增生,而非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增生过度,会导致“支架内再狭窄”。
- 药物涂层支架:为了抑制过度的内膜增生,现代支架大多涂有抑制细胞分裂的药物。但这会延缓支架被自身组织覆盖的过程,因此患者需要在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一年,以防止在裸露的金属支架上形成血栓。
预防:一场深入的、多维度的侦探工作
历史与体检:寻找炎症的根源
普拉迪强调,预防工作始于一次详尽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他会深入了解患者的吸烟史、糖尿病前期状态、饮食、睡眠、皮肤问题、肠道问题、毒素暴露史(如霉菌、重金属、化学品)、职业、生活压力等一切可能导致炎症的因素。他认为,炎症是身体对某些事物的反应,他的工作就是要找出那个“某些事物”。
血液检测:深入评估代谢与炎症状态
除了传统的血脂检测,他还会进行一系列更深入的血液检测,包括炎症标志物、胰岛素水平以及小而密LDL的检测。
重新认识LDL:罪魁祸首是“受损的”LDL
普拉迪澄清了一个普遍的误解:LDL本身并非坏事,“受损的”LDL才是问题所在。 巨噬细胞吞噬的是异常的、小而密的LDL,而非正常的LDL。当巨噬细胞吞噬了大量小而密LDL后,会变成“泡沫细胞”,这是斑块形成的关键一步。
因此,关键问题变成了:是什么导致了LDL的损伤和变小?
导致小而密LDL的六大元凶
-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 过量的Omega-6脂肪酸:来自植物油的Omega-6会取代LDL中的胆固醇,使其变小并具有促炎性。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高温烹饪(特别是干热,如空气炸锅)产生的物质。
- 脂多糖(LPS):来自肠道细菌的内毒素,通过“肠漏”进入血液。
- 毒素:包括重金属、霉菌毒素、农药、塑料等。
- 一些罕见的先天性疾病。
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治疗方案
排毒:支持身体的先天机制
普拉迪的治疗方案远不止是开他汀类药物。他强调,必须支持身体自身的排毒机制。
1. 修复肝脏:肝脏是主要的排毒器官。必须通过饮食调整(戒糖、戒加工食品)和修复肠漏来减轻肝脏负担。他会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α-硫辛酸、虾青素和水飞蓟等补剂来支持肝功能。 2. 支持肾脏:通过充分补水来保证肾脏的排毒功能。 3. 利用皮肤:通过桑拿(特别是红外桑拿)来促进排汗,排出毒素。桑拿还能通过热休克蛋白修复蛋白质,并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促进身体修复。 4. 绑定剂: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活性炭等绑定剂来吸附肠道内的毒素,防止其被重吸收。
乏食(Fasting):触及所有机制的根本性生活方式
普拉迪将乏食置于其治疗体系的核心。他认为,乏食是唯一能够触及并改善所有炎症和衰老相关机制的干预措施。其益处包括:
- 代谢改善:显著降低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 排毒:通过自噬(autophagy)清理细胞垃圾,改善线粒体功能。
- 菌群重置:杀死有害细菌,重塑肠道菌群。
- 干细胞释放:显著增加(高达300%)自身干细胞的释放,这些干细胞能精准地前往需要修复的部位。
他建议将18:6 限时进食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并根据个人情况,每周进行一次24-36小时的更长时间乏食,以进入自噬和生酮状态。
饮食原则:为自己和菌群而食
普拉迪的饮食建议非常明确:
- 避免敏感食物:如果对某些食物敏感,就要避开。
- 戒除小麦:对于大多数有炎症问题的人,戒除现代的小麦品种会有很大帮助。
- 选择优质肉类:草饲红肉、有机禽肉、野生鱼类都是优质的营养来源。
- 拥抱蔬菜: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的植物营养素是肠道菌群的“药物”。
- 限制水果:因其高果糖含量,建议每天不超过半个水果。
- 拒绝加工食品:任何在工厂生产的、有条形码的、包装好的食物都应避免。
- 为菌群而食:饮食的重点应是滋养肠道菌群,因为菌群制造你体内近50%的微量营养素。
身心医学:修复迷走神经,管理压力
普拉迪强调,一个全面的抗炎生活方式,必须包含身心医学。他特别关注迷走神经的修复和激活,因为是身体修复和再生的主导。
- 修复肠道:肠道健康直接影响迷走神经的功能。
- 迷走神经锻炼:教导患者进行延长呼气的呼吸练习,这能降低心率和血压,平复血小板的“活跃度”。
- 沉默练习:教导患者练习进入“内在的沉默”,将注意力从纷乱的思绪中收回到呼吸上,这能极大地降低交感神经的刺激,是强大的抗炎工具。
最终的预后:与斑块共存,而非被其战胜
普拉迪最后给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论:可以带着斑块生活,但不必因斑块而挂。 只要严格遵循一个抗炎的生活方式、抗炎的环境和抗炎的饮食,即使钙化积分很高,依然可以活得很好。关键在于关闭体内的“炎症火炉”,让斑块变得稳定。通过定期的血液检测来监控炎症标志物,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从而更好地生活。
The REAL Cause of Clogged Arteries & How FASTING Can Help | Dr. Pradip Jamnadas
</markdown>
D:2025.08.21
<markdown> </markdow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