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Crawford

<markdown>

**大脑萎缩的演化证据与现代警示**

大脑的演化轨迹与容量巅峰

演讲者首先确认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人类的大脑确实正在萎缩。他追溯了大脑的演化历程,指出这一过程始于大约五百万至七百万年前人类与黑猩猩及其他大型猿类分道扬镳之时。

他以一个名为“普莱斯夫人”(Mrs. Ples)的头骨模型作为起点进行说明。这个在南非发现的古人类头骨距今约两三百万年,其颅容量大约在400到500立方厘米之间,这代表了人类大脑演化的早期阶段。

时间快进到大约二十万年前,在埃塞俄比亚的赫托(Herto)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显示,当时人类的颅容量已经达到了约1400立方厘米。这些早期人类生活在海边,尽管如今的赫托地区已因地质变迁成为一个盐湖。这一时期的赫托人与在南非“品纳克角”(Pinnacle Point)洞穴中发现的古人类非常相似。考古学证据明确表明,品纳克角的古人类生活在大约十六万年前,他们拥有文化,留下了绘画等遗迹,并且无可争议地开发利用了海洋食物网。他们的食物来源包括海草、各种贝类、鱼类,甚至还有鲸鱼的证据,尽管后者很可能是捡拾搁浅的鲸鱼而非主动捕猎。这些发现共同证明了早期智人广泛利用海洋食物。

随后,演讲者提到了克罗马农人(Cro-Magnon),他们代表了人类大脑容量的巅峰。克罗马农人的颅容量范围在1500至1700立方厘米之间。有趣的是,1700立方厘米这个数值与现代海豚的大脑大小相当。克罗马农人佩戴着贝壳项链等饰品进入欧洲,标志着人类大脑体积的顶峰时期。

现代大脑的萎缩及其根源

与巅峰时期相比,现代人的平均颅容量仅为1336立方厘米。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体积减少了相当于一个甚至一个以上板球大小的容量。演讲者引用其合作者李·布罗(Lee Broad)的观点,认为大脑萎缩最可能的转折点是农业的开端。随着人类越来越依赖陆地食物,打破了海洋与陆地食物来源之间的平衡,大脑便开始萎缩。

他强调,大脑最初是在海洋中演化的,因此其构建离不开海洋食物。我们已经忘记了大脑对海洋的这份“遗产”,而这正是大脑萎缩、精神疾病激增以及智商下降的根本原因。他严肃地指出,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从逻辑上讲,人类将面临灭绝的风险。

**日本案例:海洋饮食与国民智慧**

日本政府对传统饮食的守护

演讲者分享了他在1990年应日本政府邀请前去讲学的经历。当时,日本方面对麦当劳等快餐文化对其传统饮食的侵蚀感到担忧。他们希望借助演讲者的专业知识,向日本民众阐释其传统海洋饮食风格的重要性。演讲者完全赞同日本传统饮食与国民高智慧水平之间的关联。

“将海洋农业化”的远见

在为期数周的巡回演讲结束后,演讲者与日本的一位部长及众多专家进行了一次会议。在阐述了自己的工作后,那位部长总结道:“感谢克劳福德教授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应该将海洋农业化。” 这句话给演讲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观察到,日本确实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一个有趣的社会现象是,1990年时伦敦几乎没有日本食品店,而现在寿司店已经遍布主要街道,这反映了一种积极的饮食回归趋势。

**对海洋食物的本能与历史记忆**

寿司流行背后的人类本能

谈及寿司的流行,尤其是受到年轻女性的喜爱,演讲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深植于基因的本能。尽管人们通常对生肉心存戒备,但对生海鲜制成的寿司却情有独钟。这或许可以追溯到人类大脑在海洋环境中演化的历史,体现了我们对海洋食物的一种天然亲近感。

二战时期的饮食智慧

演讲者还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饮食策略作为佐证。当时,肉类、奶制品、糖等都被严格配给,唯独鱼类和海鲜从未被限量。许多人认为,正是依靠庞大的捕鱼船队提供的充足海产,才保障了英国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在德国试图切断其海上食物补给线的情况下。

更重要的是,当时政府为每一位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免费提供并由送奶工配送到家的三样东西:鱼肝油、橙汁和牛奶。这体现了当时对大脑发育关键营养素的深刻理解。然而,演讲者惋惜地表示,这种智慧从1950年之后就逐渐被遗忘了。

**关键营养素的发现与被忽视的警告**

1972年的奠基性研究

演讲者提到,他们早在1972年就进行了关于大脑化学成分的研究。通过分析36种不同哺乳动物的大脑,他们发现,尽管不同物种的脑容量差异巨大,但其大脑化学成分却惊人地一致,尤其是DHA和花生四烯酸等关键物质的构成。这证明了这些特定营养素对于大脑的构建和功能至关重要。

基于这些发现,他和妻子合著了《我们今天吃什么》(What We Eat Today)一书,指出大脑需要高度特化的营养,其中大部分来自海洋,当然陆地食物也提供了一些必需物质。

远古的饮食平衡与大脑发育

他描绘了早期人类的理想饮食模式:一种海洋与陆地食物来源的完美平衡。男性外出狩猎,成功率并不稳定;而女性,即便是身怀六甲,也可以在海岸边轻松获取营养丰富的海草、贝类和鱼类。这种稳定可靠的海洋食物来源,对于保障大脑发育至关重要,是人类从“普莱斯夫人”演化至今的关键。

“沦为白痴种族”的严厉预言

正是在1972年,他们基于研究发出了警告:如果我们不关注大脑的特殊营养需求,脑部疾病将在心脏病和癌症之后成为下一个公共健康危机。当时,格雷姆·罗斯(Graeme Rose)在为他们的书撰写的评论中引用并强调了这个观点,他写道,除非我们重视大脑的需求,否则我们将“沦为一个白痴的种族”。演讲者强调,五十多年前的科学证据就已经足够充分,足以做出这样的预测,而现实不幸正在印证这一点。

**DHA缺乏的后果与对海产品的误解**

缺乏DHA的广泛影响

当被问及DHA缺乏的具体影响时,演讲者指出,大量证据表明,这会导致认知、学习、识别和运动功能全面下降。他特别强调,问题不仅仅在于DHA。海产品是一个营养宝库,富含碘、硒、锌、铜、锰等多种微量元素。碘缺乏是众所周知的导致智力障碍的原因,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目前有五十亿人面临碘缺乏的风险。

这些微量元素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构成大脑中抗氧化酶的核心成分。这些酶负责保护DHA和花生四烯酸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免受过氧化损伤。如果保护不足,就会导致细胞死亡和退化,新奥尔良的尼古拉斯·巴赞(Nicolas Bazan)教授认为这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诱因。

驳斥重金属与微塑料的担忧

针对普遍存在的对海产品中重金属和微塑料的担忧,演讲者明确表示,从海产品中获取DHA和微量元素所带来的巨大益处,远远超过了任何潜在的负面影响。

他引用了一项于2007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里程碑式研究。该研究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地区追踪了超过14000名孕妇及其子女。结果显示,母亲在怀孕期间食用鱼类的数量与孩子在8岁时的语言智商、运动能力和行为得分之间存在着一条清晰的、递增的直线关系:吃得越多,孩子表现越好。

这项研究还直接挑战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关于孕妇每周食用鱼类不应超过两份的建议。研究发现,那些遵守或低于FDA建议摄入量的母亲,其孩子出现智力障碍的比例反而是最高的。研究论文的结论是,FDA的这项建议实际上可能造成伤害。演讲者认为,日本女性长期以来几乎每天都食用海产品,她们的后代拥有最长的寿命、最低的抑郁症发病率和最高的智商,这是反驳“海产品有毒”论调的最好证据。

**DHA的核心生物功能**

超越膜流动性的半导体特性

传统观点认为,DHA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这对于细胞分裂等需要快速形态变化的生理过程至关重要。虽然承认流动性的重要性,但演讲者认为这并非DHA的全部功能,因为大脑中同样存在的花生四烯酸熔点更低,流动性更好。

演讲者团队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论:DHA的核心功能在于其作为半导体的电化学特性。DHA分子拥有六个双键,这些双键被甲基基团隔开,正常情况下会阻碍电子流动,使其成为一个“电阻”。然而,当细胞膜在兴奋状态下产生电位差,从DHA分子中拉出一个电子后,奇迹发生了:另一个电子可以瞬间填补留下的“空穴”。

量子特性与信号的精准传输

这个过程的美妙之处在于其量子力学原理。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只有具备与被移走电子完全相同的量子数(包括相反的自旋)的电子才能填补空穴。这意味着,一旦信号被触发,后续的电子流将保持与初始信号完全相同的量子特性。

演讲者认为,这是我们大脑能够以绝对的精确性和纯粹性传递电信号的唯一合理解释。他以视觉为例,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彩色世界,是因为不同波长(即不同能量)的光子激发了视网膜。DHA的这种量子保真特性,能够将光子携带的精确能量信息无损地传递到大脑,从而让大脑“看到”颜色。他称这一机制“美得无与伦比”。

**DHA的演化起源**

从厌氧到好氧生命的能量飞跃

DHA这种复杂分子的出现,与地球生命的能量代谢演进紧密相关。在地球生命早期的厌氧阶段,代谢效率极低,产生的能量不足以合成像DHA这样复杂的脂质。化石记录也显示,在这一时期,细胞缺乏内部的精细结构。

当能够利用氧气的生命形式出现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有氧代谢的能量产出是厌氧代谢的八倍。这股强大的能量流使得生命体能够制造包括DHA在内的复杂脂质,从而构建起细胞膜等精细的内部结构。事实上,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如甲藻)体内就能发现高浓度的DHA。

原始的光电转换器

演讲者推测,DHA很可能是地球上最早将光子转化为电能的分子。在有氧生命出现初期,地球还没有臭氧层保护,地表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下。DHA分子的吸收光谱恰好位于紫外线区间的中心,这使其极有可能在当时扮演了吸收紫外线能量、激发电子流、开启生命光电转换过程的“原始光感受器”角色。

**DHA的来源、形式与转化**

SN2位置的重要性与饮食来源

当被问及DHA的不同形式时,演讲者解释了构成细胞膜的磷脂的结构。磷脂分子有一个“骨架”,上面连接着两个脂肪酸。饱和或单不饱和脂肪酸通常位于SN1位置,而像DHA这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被特异性地置于中间的SN2位置。这是细胞膜构建的通用规则。

因此,获取这种正确形式的DHA的唯一可靠途径就是直接食用海产品,如鱼肉、牡蛎、贻贝等。他再次强调,素食主义并非人类大脑演化所依赖的饮食模式,现代社会远离海洋食物的趋势是导致精神健康问题和智力衰退的罪魁祸首。

脑部疾病失控的经济成本

为了佐证问题的严重性,他列举了一系列惊人的数据。从2005年到2013年,多项针对公共卫生开支的审计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 2005年,欧盟的审计显示,脑部疾病的开销高达3860亿欧元,位列所有健康成本之首。
  • 2010年,这一数字飙升至7890亿欧元。
  • 在英国,2007年精神疾病的成本为770亿英镑,超过了心脏病和癌症的总和。
  • 仅仅三年后的2010年,成本就上涨到了1050亿英镑。

演讲者对各国政府面对如此明确且不断升级的危机却无动于衷表示极度不解。

植物来源Omega-3的低效转化

对于从植物(如亚麻籽)中获取Omega-3(α-亚麻酸,ALA)再在体内转化为DHA的说法,演讲者指出其效率极低。ALA需要经过一系列漫长且存在速率限制的生化反应才能变成DHA。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研究就表明,对于大脑快速发育的幼鼠而言,直接利用预成型的DHA,其效率是自身合成的十倍。

人类胎盘的机制也证明了这一点:胎盘会选择性地将母体血液中的DHA转运给胎儿,而将ALA等前体物质“退回”给母体。这表明,对于大脑构建这一关键任务,身体完全依赖于直接摄入的DHA。因此,他认为指望植物来源的Omega-3来满足大脑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代谢速率、体型与大脑大小

他进一步解释,像松鼠这样的小型哺乳动物,由于其极高的代谢速率,尚能合成足够的DHA来支撑一个相对其身体比例而言相当大的大脑(占体重的2.2%)。然而,对于像犀牛这样体型巨大、生长迅速的动物,其代谢能力完全无法跟上身体增长对蛋白质的需求,更无暇合成足够的DHA。结果是,犀牛的大脑仅占其体重的0.01%。

**内陆与沿海人群的DHA获取策略**

水源与鱼类是生存基础

针对内陆国家如何获取DHA的问题,演讲者指出,历史上,人类的生存和演化始终离不开水源。有水的地方通常就有鱼。他引用古人类学家菲利普·托比亚斯(Philip Tobias)的观点,无论人类在哪里演化,水都是必需品。即便是内陆城市,如喀土穆,也坐落在尼罗河的交汇处,河流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鱼类。

现代社会的问题在于,人口过度扩张到了一些本不适宜居住的地区,并且我们严重污染了曾经富饶的河流。

海藻: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

演讲者分享了他在印尼帮助解决碘缺乏问题的经验。他们发现,沿海渔村的居民不存在碘缺乏问题,但由于高温高湿,将新鲜海产品运输到内陆非常困难。

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大力发展海藻(如海带)养殖。海藻不仅富含碘和其他微量元素,也含有DHA,并且易于运输和储存。这项举措取得了巨大成功:它不仅解决了营养缺乏问题,还为沿海养殖户创造了比内陆农民更高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海藻林像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一样,能够有效固定二氧化碳,兼具经济和生态效益。

这让他再次想起了那位日本部长的远见——“将海洋农业化”。他认为,一万年前,当狩猎采集资源枯竭时,我们的祖先懂得发展农业。今天,当我们仍在以“狩猎采集”的方式对待海洋时,我们也应该足够聪明,去系统地开发和恢复海洋资源,包括清理河口与海岸线,养殖贝类,种植海草等。

**大脑健康的完整营养方案**

关键微量营养素组合

大脑的健康运转需要一个完整的营养组合。除了DHA,B族维生素、维生素D和维生素A也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海藻和贝类等海产品同样是B族维生素的极佳来源。

鱼油补剂的根本缺陷

关于鱼油补剂,演讲者指出了几个关键问题。首先,鱼油容易被过氧化。其次,作为一种油,它天然不含有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水溶性营养素。而铜、锰、锌、硒等微量元素恰恰是保护DHA免受氧化所必需的抗氧化酶的关键成分。自然界巧妙地为细胞的不同区域(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配备了基于不同金属元素的特定抗氧化酶。因此,你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包裹”,而非单一成分。

鱼肉与鱼油的天壤之别

演讲者最后用一个鲜明的例子阐释了食用完整食物与服用补剂的根本区别。他区分了两种脂肪:身体储存的脂肪(甘油三酯,存在于腰腹赘肉和鱼油中)和用于构建身体的结构性脂肪(磷脂,存在于大脑和鱼肉中)。

以鳕鱼为例:

  • 鳕鱼肝油(储存脂肪):DHA含量约为8%。
  • 鳕鱼肉(结构脂肪):其磷脂中DHA的含量高达47%,并且精确地位于SN2位置。

这个巨大的差异清晰地表明,直接食用鱼肉所获得的DHA,无论在数量还是生物活性形式上,都远非鱼油补剂所能比拟。

**DHA、物理现象与高级认知**

信号放大与记忆识别

演讲者再次回到DHA的半导体特性,并将其与高级认知功能——记忆识别联系起来。他描述了在街上认出一位久未谋面的熟人并瞬间叫出其名字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大脑对从双眼传入的视觉信号(海量电子)进行解码,并与储存在大脑中的记忆(一个特定的电子云构型)进行匹配。

为了触发“他的名字是查理”这个最终的识别结果,需要一个强大的、集中的信号。DHA的半导体特性能够放大匹配成功时产生的微弱信号,形成一股“电子雪崩”,从而唤醒意识,完成识别。

地理、繁殖与脂肪酸平衡

在讨论到不同地理纬度的海洋生物DHA含量差异时,演讲者引入了灰鲸迁徙的例子来解释另一个关键脂肪酸——花生四烯酸(一种Omega-6)的重要性。灰鲸从富含DHA的北极海域长途迁徙到温暖的热带海域繁殖,其目的正是为了摄取在热带海产中更为丰富的花生四烯酸。哺乳动物的繁殖过程高度依赖花生四烯酸。

这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智慧:生命需要平衡。不仅仅是DHA,Omega-6同样不可或缺。

对于EPA的作用,演讲者认为它在大脑结构中含量很少,其主要功能可能在于改善血管健康和血液流动,从而间接有益于大脑,并可能参与免疫系统调节。

**个人见证与最终呼吁**

高龄下的认知清晰

在访谈的最后,演讲者透露自己刚刚度过了95岁生日。他坦言,自己直到八十多岁才开始特别关注饮食,但一直以来都喜爱鱼类和海鲜。目前,他和妻子每周大约有五天会食用鱼或海鲜。

平衡饮食的最终智慧

他以灰鲸为例,再次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人类不仅需要富含DHA的海洋食物,也需要从优质的陆地动物产品中获取花生四烯酸。他特别提到了肝脏、肾脏等内脏,认为它们是微量营养素和花生四烯酸的宝贵来源,并对现代农业导致这些食物营养价值下降表示遗憾。

最后,他重申了自1972年以来一直发出的警告,并呼吁各国政府正视大脑健康危机,采取行动。

![How To Become More Intelligent (World's #1 Omega-3 Expert)](https://i.ytimg.com/vi/2th04HGMD4c/hqdefault.jpg?sqp=-oaymwEiCKgBEF5IWvKriqkDFQgBFQAAAAAYASUAAMhCPQCAokN4AQ==&amp;rs=AOn4CLBocyiVLW33Ho8R_gP88023yZe8Pw)

**[How To Become More Intelligent (World's #1 Omega-3 Exper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th04HGMD4c&amp;list=WL&amp;index=7&amp;pp=gAQBiAQB0gcJCa0JAYcqIYzv)**

</markdown>

D:2025.08.25<markdown>

  • DHA研究的先驱:访谈中他提到,自己在1972年首次进行了关于DHA对大脑重要性的研究。公开资料证实,克劳福德教授是人类营养学研究的先驱,尤其是在脂肪酸和脂质领域是世界级的权威。[1][2][3] 他在1972年首次阐述了大脑对花生四烯酸(ARA)和DHA的依赖性及其对人类演化的意义。[2][4]
  • 著作《我们今天吃什么》:他在访谈中多次提到与妻子合著了《我们今天吃什么》(What We Eat Today)一书,这本书于1972年出版。[5][6]
  • 学术身份:他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访问教授,并自1990年起担任脑化学与人类营养研究所的主任。[2][7]

他在访谈中分享的个人经历,例如在非洲麦克雷雷医学院的工作、1990年受日本政府邀请讲学等,都与他公开的履历相符。[1][3] 克劳福德教授因其开创性的工作获得了多项荣誉,并在2010年入选英国皇家医学会名人堂。

</markdown>

D:2025.08.25

<markdown> </markdown>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