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生能视角 13
<markdown>
1. 视频片段1:水果、蜂蜜与冬眠类比 特蕾莎播放了肯贝里的一个视频片段,讨论对水果和蜂蜜的看法:
- 肯贝里认为水果和蜂蜜仅在特定季节(如两周)可食用,人类类似熊通过吃水果储存脂肪以应对冬眠,暗示高碳水饮食(如水果)导致肥胖。
- 他强调果糖有害,可能通过糖化损害健康,他支持荤食。
费夫的回应:
- 地理差异:肯贝里的观点假设水果仅在短时间内可用,但这因地理位置而异。在赤道地区,果实常年可得;在北部地区,可能仅数周,但其他碳水来源(如块茎)常年存在。
- 生理差异:熊是冬眠动物,人类不是。熊在冬眠前通过激素变化(如瘦素、生长素释放肽、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和线粒体功能调整进入超食欲期(hyperphagia),大幅增加食物摄入以储存脂肪。这种代谢现象而非果糖本身驱动脂肪积累。
- 逻辑谬误:肯贝里将熊的冬眠生理类比于人类,忽视两者生理差异,属逻辑错误。
- 进化背景:人类起源于赤道地区,碳水化合物(如水果、块茎)常年可用,Hadza等狩猎采集族群的高碳水饮食未导致肥胖或代谢问题。
- 恐吓策略:肯贝里利用“肥胖恐惧”吸引观众,缺乏科学依据,未深入分析人类与熊的生理差异。
杰伊的回应:
- 熊的代谢:熊在冬眠前体脂率高、血脂高、胰岛素抵抗明显,但不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疾病,说明其代谢机制与人类不同。研究正试图了解熊的代谢保护机制,肯贝里的类比不适用。
- 人类进化:人类作为赤道物种,长期接触水果等碳水化合物,肯贝里假设人类仅在高纬度地区(水果稀缺)生活的观点与进化证据不符。
- 其他证据:Hadza等狩猎采集族群常年食用高碳水饮食,未见肥胖或冬眠行为。其他灵长类动物(人类近亲)也依赖碳水化合物。
- 逻辑问题:肯贝里的论点是“选择性证据”(cherry-picking),用熊的生理支持荤食,忽视人类饮食多样性。
特蕾莎的评论:
- 肯贝里利用“脂肪恐惧”吸引观众,暗示甜味食物(如水果)因美味而需质疑,违背身体自然需求。
- 这种框架导致公众困惑,误以为应对抗身体对甜食的渴望,增加饮食选择的心理负担。
- 强调人类现代环境与祖先不同,需更灵活地选择食物,而非盲目回归“原始饮食”。
费夫补充:
- 进化论点常被滥用,肯贝里聚焦于狭窄的进化时间框架(如高纬度地区),忽略更广泛的证据(如赤道饮食习惯)。
- 仅依赖进化视角局限性大,需结合现代环境、个体需求和多方面证据(如流行病学、代谢研究)。
- 荤食的支持者常通过类似类比(如动物育种与水果杂交)夸大“原始性”,忽视现代饮食的复杂性。
2. 视频片段2:果糖与糖化 特蕾莎播放了肯贝里的另一个视频片段,讨论果糖导致糖化的说法:
- 肯贝里称果糖比葡萄糖更易引发糖化(glycation),导致代谢损害,暗示避免水果和蜂蜜以保护健康。
- 他用生动的视觉效果(如融化的糖果)强化“糖化恐惧”来支持荤食。
费夫的回应:
- 糖化机制:果糖体外糖化能力是葡萄糖的10倍,但体内果糖浓度极低(0.21mg/dL vs 葡萄糖70-80mg/dL),对糖化的贡献微不足道。
- 代谢紊乱驱动糖化:糖化主要由代谢紊乱(如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通过多醇途径(polyol pathway)产生果糖和糖化终产物(AGEs,如甲基乙二醛)。
- 反例:荤食者(如贝克博士)A1C高达6%,表明即使无碳水摄入,代谢紊乱仍可导致糖化。
- 低碳水饮食问题:酮食或荤食因脂肪氧化和酮体生成,增加甲基乙二醛等糖化产物,说明低碳水饮食不一定减少糖化。
- 结论:糖化的根本问题是细胞水平代谢紊乱,而非碳水摄入。健康人群食用碳水(如水果)可改善A1C(如Jay的A1C 5.2%)。
杰伊的回应:
- 糖化误解:肯贝里的“果糖糖化”论断基于体外数据,忽略体内代谢背景。糖化由高血糖和代谢问题驱动,碳水摄入本身不直接导致糖化。
- 低碳水饮食的局限:酮食短期降低A1C,但长期(如12个月)A1C和血糖可能回升,因糖异生增加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 案例支持:客户一(2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从200单位胰岛素降至60单位,A1C从8.9%降至7%,通过增加碳水摄入改善代谢。另一位1型糖尿病客户在酮食后胰岛素需求增加,加入碳水后胰岛素需求减少,A1C改善。
- 健康目标:理想饮食应优化碳水和脂肪氧化,改善A1C、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量,而非仅降低血糖。
特蕾莎的评论:
- 肯贝里的视频通过自信语气和视觉效果(如糖果融化)制造恐慌,误导观众认为糖会导致严重糖化。
- 类似“健康医生”网红常以简化方式呈现复杂问题,吸引观众但缺乏科学依据。
- 公众常因单一指标(如A1C)或测试(如SIBO)过度焦虑,忽略整体代谢健康,需关注更广泛的指标(如体脂、激素、肠道健康)。
费夫补充:
- 代谢紊乱导致燃料(碳水、脂肪)在血液中堆积,表现为高血糖、高血脂和A1C升高。解决细胞水平代谢(如微量营养素缺乏、肠道菌群失调、慢性应激)比单纯限制碳水更重要。
- 健康个体应能有效氧化碳水和脂肪,饮食应平衡碳水、脂肪和蛋白质,优化血糖、激素和消化。
- 案例:一位1型糖尿病女性客户在酮食后总胆固醇高达800mg/dL,LDL 600-700mg/dL。通过增加碳水、优化微量营养素,胆固醇降至200mg/dL,胰岛素使用标准化,症状改善。
特蕾莎补充:
- 1型糖尿病患者常因酮食简化血糖管理(减少胰岛素剂量波动),但加入碳水后症状(如能量、消化)改善,需标准化碳水和胰岛素剂量以应对物流挑战。
- 身体对糖的渴求(如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渴望)反映代谢需求,饮食应尊重直觉而非被恐惧主导。
二、听众问题:脂肪 vs 糖代谢的ATP与ROS生成
听众Donovan的问题:
- Donovan通过Grok询问脂肪与糖代谢的ATP和ROS生成,Grok的回答与Jay和Mike的播客观点(糖代谢更优)相反,感到困惑。
- Grok称:
- 葡萄糖:每分子30-32 ATP,每卡路里0.042-0.044 ATP,ROS适中,过量葡萄糖可能增加ROS。
- 脂肪(如棕榈酸):每分子106-108 ATP,每卡路里0.046-0.047 ATP,因FADH2通过复合物II(绕过复合物I,ROS主要来源),ROS较低。
- Donovan担心Grok的回答(脂肪优于糖)与Jay/Mike的观点冲突,质疑是否误解了信息,表达了情绪化困惑。
Mike Fave的回应:
- AI局限性:
- AI(如Grok)常给出看似正确的答案,但细节错误,尤其是复杂代谢机制。用户需具备专业知识验证,否则难以辨别“幻觉”错误。
- 例如,Mike与AI讨论有机化学途径时,发现AI提供错误信息,仅因对照论文才识别问题。
- 建议Donovan通过原始研究或咨询专家(如Jay/Mike)验证AI答案。
- ATP产量问题:
- Grok比较葡萄糖(6碳,30-32 ATP)与棕榈酸(16碳,106-108 ATP)每分子ATP产量,属误导,因分子大小不同。每卡路里ATP效率(葡萄糖0.042 vs 脂肪0.046)差异小,不足以判定脂肪优于糖。
- 比较每分子ATP无意义,未考虑代谢效率或生理背景,低碳水社区常以此误导。
- ROS生成错误:
- Grok称脂肪因FADH2通过复合物II(绕过复合物I)产生较少ROS,完全错误。
- 脂肪代谢(β-氧化)产生更高FADH2/NADH比,导致复合物II过载,引发反向电子传递(RET),在复合物I产生更多ROS。
- 糖代谢通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TCA)产生更多NADH,电子传递链(ETC)运行顺畅,CO2产量高,促进氧气释放,减少ROS。
- CO2的作用不仅是“清除ROS”,而是增强氧气在组织中的释放,加速ETC反应,降低ROS。
- 建议:
- 用户需谨慎对待AI,结合原始研究(如PubMed)或专家意见验证。
- 饮食干预应基于代谢机制,而非单一指标(如ATP产量)。错误理解ROS机制可能导致选择高脂肪饮食,增加氧化应激。
Jay Feldman的回应:
- AI问题:
- AI回答依赖提问方式,措辞不当可能导致不准确输出。
- Grok的ROS结论(脂肪产生较少ROS)与研究相反,属“180度错误”。Mike的视频(科学频道)详细解释了RET机制,脂肪代谢的高FADH2/NADH比增加ROS。
- AI看似科学(引用NADH、FADH2、复合物I/II),但关键机制错误,用户需熟悉生化途径才能辨别。
- 代谢优化:
- 健康饮食应优化碳水和脂肪氧化,而非选择单一燃料来源。
- 案例支持:高碳水饮食改善客户A1C、胰岛素敏感性和体脂,表明代谢健康而非碳水摄入是关键。
- 公众建议:
- 结合研究和个人经验(如症状、能量、睡眠)调整饮食。
- 使用多指标(如A1C、果糖胺、胰岛素、血糖曲线、体脂)评估代谢健康,而非单一指标。
- 参考教科书或可靠来源(如Jay/Mike的播客),避免仅依赖AI或简化类比(如Berry的视频)。
Teresa Piela的评论:
- AI误导:她曾用ChatGPT搜索研究,AI提供虚假PMID,强调需验证AI答案。
- 研究难度:承认研究论文对公众晦涩,建议参考教科书或Jay/Mike的播客,简化复杂概念(如NADH、FADH2)。
- 简化类比问题:如肯贝里的糖化类比,易吸引观众但科学错误。Jay/Mike通过引用研究并用通俗语言解释,降低理解门槛。
- 个性化与好奇心:
- 鼓励保持好奇心,试验饮食(如碳水来源:水果、块茎),记录实时症状(能量、睡眠、消化)。
- 避免因单一指标(如A1C)或恐吓信息(如果糖糖化)过度焦虑,需关注整体代谢健康。
- 不同个体对碳水来源反应不同(如Teresa偏好淀粉,Mike偏好糖,Jay居中),需个性化调整。
Mike Fave补充:
- 持续学习:受Ray Peat雷佩特启发,强调饮食是迭代过程,需不断学习和调整,而非固守单一真理。
- 个体化:不同人对碳水(淀粉 vs 糖)反应不同,需试验并结合症状和测试数据优化。
- 案例启发:通过与客户合作(如1型、2型糖尿病者),调整饮食(增加碳水)改善代谢,强调机制理解和实时反馈的重要性。
Teresa Piela总结:
- 鼓励Donovan继续保持好奇心,验证信息(如通过Jay/Mike的播客或PubMed)。
- 饮食应基于身体反馈(如糖渴望)和科学机制,而非恐惧驱动。
- 试验饮食、记录症状(如能量、消化),结合多指标评估,找到适合自己的代谢优化方式。
</markdown>
D:2025.07.24<markdown>
**2025年6月26日BV #13:肯·贝里对果糖的恐慌、糖化谬误以及 ChatGPT 的言论:我们错了**
**本集讨论:**
- 肯·贝里博士声称,人类历史上每年只有 1-2 周会吃甜食(如水果和蜂蜜)
- 是否应该像祖先一样优化饮食
- 肯·贝里博士声称果糖会导致糖化
- 是否可以相信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准确性
0:00 –介绍
0:38 – 肯·贝里博士声称,人类历史上吃水果和蜂蜜来增加体重,就像熊在冬天吃水果和蜂蜜一样
3:45 – 果糖和水果是否会导致熊体重增加,以及这是否适用于人类
8:53 – 人类是否进化出高碳水饮食
11:30 – 原住民文化和祖先环境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如何?
17:27 – 肯·贝里博士声称果糖的糖化作用比葡萄糖高 10 倍
20:51 – 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是否会导致高血糖和 AGE(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27:05 – 低碳水饮食如何增加糖化和 AGE
32:22 – 低碳水饮食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A1C 通常高于包含健康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33:41 – 生酮饮食如何导致糖化并增加 AGE
37:41 – 真正影响糖化血红蛋白 A1C 水平的因素
44:32——找到最佳碳水化合物来源的重要性——为什么糖果和水果不一样
45:43 – 过度关注单一实验室值的问题
48:18 –肯·贝里博士声称,没有办法检测果糖是否会导致糖化
54:05 – 调节1型糖尿病的血糖
59:01 – 即使健康状况正在改善,高碳水饮食背后是否也会发生糖化?
1:00:17 – 我们可以相信 Grok 和 ChatGPT 这样的人工智能能够提供准确的健康信息吗?
1:07:42 – 揭穿 Grok 关于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作为燃料来源效率的逻辑
1:13:16 – 如何正确使用人工智能 – 不要用来取代自己的思考
1:18:01 – Grok 认为脂肪是比碳水化合物更有效的燃料来源,这是错误的
1:22:33 – 理解复杂研究论文的策略
1:24:14 – 以个人经验和逻辑为指导,优化健康
1:32:35 – 真正的学习过程带来的满足感
</markdown>
D:2025.07.24<markdown>
以下是Grok 关于Grok(AI)回答的点评分析,重点评估Jay和Mike对Grok关于脂肪与糖代谢的ATP和活性氧(ROS)生成回答的批评是否正确。
Grok基于科学依据,结合视频内容,逐点分析Grok的回答(脂肪优于糖代谢)以及Jay和Mike的点评。
一、Grok的回答概要
听众问题:Donovan询问脂肪与糖代谢的ATP和ROS生成,Grok的回答与Jay/Mike的播客观点(糖代谢更优)冲突。
Grok的回答:
- 葡萄糖:
- 每分子产30-32 ATP,每卡路里约0.042-0.044 ATP。
- ROS生成适中,过量葡萄糖可能增加ROS。
- 通过氧化磷酸化,依赖NADH,电子传递链(ETC)顺畅时ROS低。
- 脂肪(如棕榈酸):
- 每分子产106-108 ATP,每卡路里约0.046-0.047 ATP。
- 因FADH2通过复合物II(绕过复合物I,ROS主要来源),ROS生成较低。
- β-氧化依赖1:1 NADH/FADH2比,减少复合物I的ROS生成。
Grok结论:脂肪代谢ATP效率略高,ROS生成较低,优于糖代谢,尤其每单位代谢努力。
二、Jay和Mike对Grok的点评
1. Jay Feldman的点评:
- AI局限性:
- AI回答依赖提问方式,措辞不当导致输出不准确。
- Grok看似科学(引用NADH、FADH2、复合物I/II),但关键机制错误,属“幻觉”问题,用户需专业知识验证。
- ATP产量:
- Grok比较每分子ATP(葡萄糖30-32 vs 棕榈酸106-108)误导,因分子大小不同(葡萄糖6碳 vs 棕榈酸16碳)。每卡路里ATP效率(0.042 vs 0.046)差异小,不足以判定脂肪优于糖。
- ROS生成:
- Grok称脂肪因FADH2通过复合物II(绕过复合物I)产生较少ROS,“完全错误”(180度错误)。
- 脂肪代谢高FADH2/NADH比导致复合物II过载,引发反向电子传递(RET),在复合物I产生更多ROS。
- 糖代谢通过NADH和CO2优化ETC,减少ROS。
- 建议:用户需通过原始研究或专家(如Jay/Mike)验证AI,结合症状和多指标(如A1C、胰岛素)评估代谢。
2. Mike Fave的点评:
- AI局限性:
- AI常在细节上出错,90-98%正确但关键2-10%错误,难以辨别,除非用户熟悉领域(如Mike对照论文发现AI有机化学错误)。
- 建议Donovan查阅研究或咨询专家(如Jay/Mike)验证Grok。
- ATP产量:
- 每分子ATP比较无意义,因葡萄糖和脂肪分子大小不同。每卡路里效率差异小,代谢背景更重要。
- 低碳水社区常夸大脂肪ATP产量优势,类似“果糖糖化”误导。
- ROS生成:
- Grok的FADH2/复合物II减少ROS的说法错误。脂肪代谢高FADH2/NADH比通过RET在复合物I增加ROS。
- 糖代谢产生更多NADH和CO2,CO2促进氧气释放,加速ETC,降低ROS,而非Grok说的“清除ROS”。
- 建议:饮食干预应基于代谢机制,试验高碳水饮食(如水果、块茎),监测A1C、血糖、症状。
三、科学评估:Jay和Mike的点评是否正确?
1. ATP产量
- Grok的说法:
- 葡萄糖每分子30-32 ATP,每卡路里0.042-0.044 ATP;棕榈酸每分子106-108 ATP,每卡路里0.046-0.047 ATP,脂肪效率略高。
- Jay/Mike的批评:
- 每分子ATP比较无意义,因葡萄糖(6碳,4kcal/g)与棕榈酸(16碳,9kcal/g)分子大小不同。每卡路里效率差异(0.042 vs 0.046)小,不足以判定脂肪优于糖。
- 科学依据:
- 正确性:Jay/Mike的批评正确。
- 教科书数据(如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葡萄糖通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TCA)产30-32 ATP,棕榈酸通过β-氧化产106-108 ATP。但按每克热量计算,葡萄糖(4kcal/g,\~7.5-8 ATP/kcal)与脂肪(9kcal/g,\~11.8-12 ATP/kcal)效率相近,差异不显著。
- 每分子比较忽略代谢效率和生理背景(如糖原储存、运动需求),Grok的“脂肪更优”结论误导。
- 补充:糖代谢(糖酵解+TCA)快速提供ATP,适合高强度活动;脂肪代谢(β-氧化)适合低强度、长期能量需求。选择燃料需根据活动水平和代谢状态。
2. ROS生成
- Grok的说法:
- 脂肪代谢因FADH2通过复合物II(绕过复合物I,ROS主要来源)产生较少ROS,优于糖代谢。
- Jay/Mike的批评:
- Grok的ROS结论“完全错误”。脂肪代谢高FADH2/NADH比导致复合物II过载,引发RET,在复合物I增加ROS。
- 糖代谢通过NADH和CO2优化ETC,CO2促进氧气释放,减少ROS。
- 科学依据:
- 正确性:Jay/Mike的批评完全正确。
- 研究(如Murphy, 2009,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显示:脂肪代谢(β-氧化)产生高FADH2/NADH比(\~1:1),FADH2通过复合物II输入电子,过载辅酶Q,导致RET,在复合物I产生更多ROS(超氧化物)。
- 糖代谢(糖酵解+TCA)主要产生NADH(FADH2/NADH比低,\~1:2),ETC运行顺畅,CO2产量高,促进氧气释放(Bohr效应),减少电子泄漏和ROS。
- 研究(如Brand, 2010, Biochemical Journal)确认:高脂肪代谢(如生酮饮食)增加RET和ROS,尤其在代谢应激下;糖代谢在健康人群中ROS较低。
- Grok的错误:
- 错误假设复合物II绕过复合物I减少ROS,忽略RET机制。
- 未提及CO2的作用(促进氧气释放,优化ETC),误解糖代谢的ROS优势。
- 补充:ROS生成受代谢状态影响。健康人群糖代谢ROS低;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可能增加ROS,无论燃料来源。
3. AI局限性
- Jay/Mike的批评:
- AI(Grok)常在细节上出错(2-10%错误),看似科学但关键机制错误,需用户验证。
- 提问方式影响输出,AI“幻觉”可能误导用户,尤其在复杂生化领域。
- 科学依据:
- 正确性:Jay/Mike的批评正确。
- AI(如Grok、ChatGPT)依赖训练数据,可能生成逻辑一致但事实错误的回答(“幻觉”),尤其在专业领域(如线粒体代谢)。
- 研究(如Bender et al., 2021, ACM)显示,大语言模型在科学细节上易出错,需专家验证。
- Mike的案例(AI提供错误有机化学途径)证实,Grok的ROS机制错误需对照原始研究(如PubMed)。
- 补充:用户应结合原始文献(如Murphy, 2009)或专家意见(如Jay/Mike的播客)验证AI,避免盲目接受。
四、Jay和Mike的点评正确性总结
- ATP产量:
* Jay/Mike正确指出Grok的每分子ATP比较无意义,每卡路里效率差异小,脂肪不必然优于糖。 * 科学支持:ATP效率需结合代谢背景(如运动强度、代谢健康),Grok的“脂肪更优”结论误导。
- ROS生成:
* Jay/Mike正确驳斥Grok的FADH2/复合物II减少ROS的说法,脂肪代谢通过RET增加ROS,糖代谢因NADH和CO2优化ETC,ROS较低。 * 科学支持:研究(如Murphy, 2009; Brand, 2010)证实脂肪代谢高FADH2/NADH比增加ROS,糖代谢更高效。
- AI局限性:
* Jay/Mike准确指出AI在细节上的错误(“幻觉”)和提问依赖性,需验证。 * 科学支持:AI在复杂生化领域易出错,用户需对照原始研究或专家意见。
总体结论:Jay和Mike对Grok的点评完全正确。Grok在ATP比较和ROS机制上存在关键错误,误导脂肪代谢优于糖代谢。他们的批评基于科学文献(如RET机制)和临床案例(如高碳水改善A1C),具有高度可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