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 LDL Ron Krauss

<markdown>

罗纳德·克劳斯

心血管疾病的核心机制

克劳斯以清晰的语调开场,介绍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主要死因的背景。他解释说,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动脉斑块积聚引起,斑块由胆固醇和其他物质组成,逐渐阻塞心脏或大脑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他强调,斑块形成是疾病的起点,预防的关键在于通过干预阻断这一过程,以避免严重后果。他用“希望不以悲剧收场”来形容理想的干预结果,传递出对预防的重视。

面向普通人的预防建议

克劳斯被问及如何向没有科学背景的人提供简单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建议。他建议,控制体重是首要步骤,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因为腹部脂肪与多种代谢紊乱相关,包括高血压和糖尿病。他提到,腰围是评估腹部脂肪的重要指标,健康的腰围能显著降低风险。他进一步指出,生活方式调整,如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是预防的基础。他坦言,遗传因素可能限制生活方式的效果,此时药物治疗成为必要补充。他特别提到,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已被证明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

胆固醇的复杂性:从物质到颗粒

克劳斯转向胆固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角色,指出胆固醇是一种蜡状物质,无法单独在血液中循环,而是以脂蛋白颗粒的形式运输,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是主要载体。他用“球形颗粒”比喻LDL,说明其不仅包含胆固醇,还包括其他脂肪和蛋白质。这些颗粒若在血液中过量,会进入动脉壁,形成斑块,导致循环阻塞。他提到,常规的LDL胆固醇检测仅测量胆固醇含量,而非颗粒数量,这可能导致风险评估不准确。他坦言,LDL颗粒数量的检测技术虽已存在,但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部分原因是测试普及度不足。

LDL颗粒大小与风险的关系

克劳斯深入探讨了LDL颗粒大小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他解释说,LDL颗粒有多个亚类,主要区别在于大小。较小的LDL颗粒携带的胆固醇较少,但风险更高,因为它们更容易进入动脉壁、更易被氧化,并更易粘附在动脉壁上,引发炎症。他用“毒性效应”形容小LDL对动脉壁的损害,强调氧化和炎症是斑块形成的关键步骤。相比之下,较大LDL颗粒携带更多胆固醇,但毒性较低,因为它们不易氧化且较少粘附动脉壁。

他澄清,较大LDL并非完全无害。如果其浓度过高或在血液中停留时间过长,也会增加风险。他提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由于肝脏LDL受体功能缺陷,LDL颗粒(尤其是较大颗粒)在血液中滞留时间延长,导致动脉壁沉积增加。他用“颗粒在血液中四处游荡寻找归宿”生动描述这一过程,强调循环时间对风险的放大作用。

小LDL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

克劳斯指出,小LDL的高水平通常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包括腹部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和高血压。他将这些因素称为“复杂的风险网络”,使得单独分离小LDL的影响在统计上具有挑战性。他提到,观察性研究显示,小LDL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相关,且独立于LDL胆固醇水平。然而,当调整为载脂蛋白B(ApoB,一种反映LDL颗粒总数的指标)时,小LDL的独立效应可能减弱。他解释,这并非因为小LDL不重要,而是因为ApoB与小LDL高度相关,且ApoB检测更标准化。

他批评了一些研究使用的核磁共振(NMR)技术,特别是欧洲Nightingale公司提供的检测,称其在测量LDL颗粒大小和浓度时存在缺陷,导致结论不可靠。他提到,ApoB和LDL颗粒总数(LDL-P)是强有力的风险评估工具,但无法区分小LDL和大LDL的具体贡献。他认为,了解颗粒类型对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治疗的复杂性:降低小LDL的挑战

克劳斯讨论了降低小LDL水平的治疗难点。他指出,生活方式干预(如减重和运动)以及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LDL水平,但对极小LDL(一种特殊的小LDL亚类)几乎无效。他汀类药物更有效降低大LDL颗粒,但通过高剂量或联合治疗,也可部分降低小LDL。他坦言,由于小LDL与其他代谢异常高度相关,单独针对小LDL的治疗效果难以评估。他提到,现代药物如PCSK9抑制剂能显著降低LDL和ApoB水平,但对某些患者,遗传因素可能限制效果,导致小LDL水平仍较高。

他分享了临床经验,提到在几十年的脂质门诊中,他观察到有效降低小LDL的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他强调,遗传因素使一些人天生倾向于产生更多小LDL,这增加了治疗难度。他用“遗传负担”形容这一挑战,指出即使采取最佳生活方式干预,部分患者仍难以完全消除风险。

脂蛋白(a):一个特殊的风险因子

克劳斯介绍了脂蛋白(a)(lp(a)),一种与LDL类似的颗粒,因结合了特定的载脂蛋白(a)(apo(a)),具有更强的氧化和促炎特性,因而风险更高。他提到,lp(a)水平主要由遗传决定,且难以通过常规治疗降低。它被包含在LDL颗粒总数测量中,但无法通过NMR等技术单独区分,需要通过免疫分析检测。他指出,当apo(a)结合到小LDL颗粒上时,风险可能成倍增加,形容为“爆炸性组合”。他强调,lp(a)检测的重要性在于明确高ApoB水平的具体来源,以优化治疗策略。

遗传与循环时间的动态视角

克劳斯强调,LDL颗粒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是风险的关键决定因素。小LDL因与肝脏LDL受体的结合能力较弱,循环时间较长,增加动脉壁沉积的机会。相反,大LDL通常更容易被清除,但如果受体功能缺陷(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其循环时间也会延长,导致风险增加。他提到,研究显示,健康人群中高LDL胆固醇但无代谢综合征者,通常因受体清除障碍而风险增加,而非大LDL本身更具致动脉粥样硬化性。他用“动态情境”描述体内LDL的行为,强调循环时间的重要性。

关于LDL大小的争议与澄清

克劳斯回应了关于LDL大小的常见误解,明确反对通过“增大LDL颗粒”来降低风险的做法,称这“毫无意义”。他解释,关键在于减少小LDL的绝对数量,而非改变颗粒的平均大小。降低小LDL可能导致平均颗粒大小增加,但这仅是小LDL减少的结果,而非大LDL变得“更安全”。他警告,如果在降低小LDL的同时大LDL显著增加,可能抵消治疗效果。他用“生物学上无意义”形容单纯追求平均大小的变化,强调关注颗粒数量的重要性。

饮食与心血管健康

克劳斯最后讨论了饮食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建议减少关注单一营养素(如饱和脂肪),而应聚焦于整体饮食模式和具体食物。他推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坚果(核桃、杏仁等)和完整谷物(如钢切燕麦和黑麦面包),因其富含纤维和多酚,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他警告,加工红肉(如培根和香肠)、奶油和黄油可能增加胆固醇和心血管风险,应适量摄入。

关于碳水化合物,他强调完整、未加工的谷物优于精制碳水。精制碳水(如加工小麦或含糖谷物食品)因快速吸收,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和脂质异常,而完整谷物(如钢切燕麦)因纤维含量高,更有益健康。他建议选择高纤维、低添加糖的食物,并避免超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如苏打水或高糖谷物早餐。他用“从完整到破碎的内核”比喻加工过程对碳水质量的影响,强调纤维和加工程度的重要性。

总结:综合视角下的心血管风险

克劳斯总结说,小LDL比大LDL更具致动脉粥样硬化性,但大LDL在高浓度或循环时间延长时也非无害。小LDL的高水平在代谢综合征人群中更常见,与肥胖、糖尿病前期和高血压等因素共存,而大LDL相关风险通常与遗传性清除障碍有关。他强调,区分LDL颗粒类型有助于优化治疗策略,但常规检测(如ApoB)已能提供重要信息。在饮食上,他倡导植物性食物和完整谷物,同时限制加工食品和添加糖,以全面降低心血管风险。他以开放的口吻结束,承认科学中的不确定性,但鼓励基于现有证据采取行动,保持对健康问题的探索精神。

![Understanding THIS avoids Heart Disease | LDL controversy | Cardiology Expert Ron Krauss MD](https://i.ytimg.com/vi/BpEqZUyUK2Q/hqdefault.jpg?sqp=-oaymwEiCKgBEF5IWvKriqkDFQgBFQAAAAAYASUAAMhCPQCAokN4AQ==&amp;rs=AOn4CLCoVEpuJwJIyio7LWkTj5WEQnnwew)

**[Understanding THIS avoids Heart Disease | LDL controversy | Cardiology Expert Ron Krauss M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pEqZUyUK2Q&amp;list=WL&amp;index=7&amp;pp=gAQBiA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