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 Paul Anderson
<markdown>
好的,我们来详细复述这期播客的全部内容。
引言:线粒体与细胞危险反应的重要性
主持人开场指出,本期节目将探讨一个非常重要但可能被低估的健康方面:线粒体(mitochondria)和细胞危险反应(Cell Danger Response, CDR)。这个概念正促使许多临床医生重新思考我们如何看待疲劳、炎症和整体康复过程。
- 线粒体的双重功能:线粒体是每个细胞中产生能量的中心。但有趣的是,它们还扮演着“哨兵”或压力传递者的双重角色。这种压力可以来自情绪、炎症、感染或毒素。
- 细胞危险反应(CDR):当压力持续足够长时间,线粒体细胞会转入一种称为“细胞危险反应”的保护状态,此时每个细胞的能量产生都会被调低。
- CDR与慢性疾病的关联:CDR可能是一些慢性问题的根源,如慢性感染、慢性应激反应、肠道健康受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长新冠(Long COVID)。
- 本期嘉宾:为了更好地理解CDR,节目邀请了Paul Anderson医生,他是一位内科医生、教育家,也是慢性病领域的专家。
本期节目将涵盖以下内容:
- 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早期预警信号。
- 毒素、感染甚至情绪压力如何触发细胞危险反应。
- 恢复线粒体功能的重要营养疗法,包括氧气、红光和关键营养素。
- 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帮助线粒体摆脱“卡住”的细胞危险反应状态,恢复功能,从而改善细胞、器官及全身系统的能量。
访谈开始
主持人欢迎Paul Anderson医生回归节目,并提到他们上次见面可能是在2016年的SIBO(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研讨会上。他们都致力于帮助人们理解身体为何无法正常反应,尤其关注那些已经非常努力(健康饮食、知识渊博)但仍面临健康问题的“高阶”患者,他们可能忽略了某些关键健康环节,比如线粒体。
Anderson医生赞同,指出大多数疾病的病理过程往往始于线粒体,然后向外发展,因此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主持人为讨论设定的框架(大纲):
- 什么是线粒体?它们做什么?
- 线粒体如何受损?
- 你可能患有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 这与细胞危险反应(CDR)有何关联?(主持人认为这是一个关键的转变点)
- 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人们摆脱这种“卡住”的线粒体状态,以改善或阻止CDR,从而改善健康(无论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任何出现症状的领域)?
一、什么是线粒体?它们做什么?
Anderson医生解释:
- 能量单位(ATP)的产生:细胞图示中通常只画一个线粒体作为代表,但实际上细胞内线粒体数量远不止一个。它们产生ATP,这是细胞进行任何耗能活动(如膜受体工作、各种细胞操作)所必需的。
- 不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差异:不同类型的细胞含有不同数量的线粒体。一个细胞不可能只靠一个线粒体运转。
- 高密度区域:大脑和心脏细胞含有成千上万个线粒体。
- 中等密度区域:骨骼肌细胞约有200-500个,胃肠道和肝脏也属于中等密度。
- 功能障碍的影响:当线粒体功能失调时,它们产生的能量减少,细胞可用能量下降,进而引发其他问题。
- 症状的首先出现区域:线粒体出问题时,症状可能首先出现在线粒体密度高的区域,例如大脑。
主持人补充,大脑功能受损的级联反应:如果大脑功能受损(例如,有些SIBO患者可能存在未被解决的大脑层面因素),由于大脑线粒体密度高,若其功能因CDR受损,那么负责调控消化功能的“大脑指挥部”可能无法发出足够的信号来维持健康的肠道功能。
Anderson医生强调,身体各组织是相互连接的,并非独立运作。大脑症状可能是明显的(如脑雾、睡眠障碍),也可能是间接的(如大脑通过神经反馈调控消化道及辅助消化器官)。能量不足会影响这些功能的正常执行,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
二、线粒体如何受损?(现代生活方式的挑战)
主持人提问:哪些常见的环境或现代生活触发因素对线粒体不健康?
Anderson医生从更基础的“卫生”或健康决定因素层面谈起,再到外源性问题:
- 睡眠中断:我们在睡眠中进行大量能量系统的充电和再生。慢性睡眠障碍会向线粒体发送大量关于修复和再生的紊乱信号。
- 光污染:现代社会遍布屏幕,我们随时随地都带着屏幕,甚至带上床。大脑在过多非自然光照下会非常困惑。
- 微量营养素缺乏:线粒体运转依赖营养。即使努力健康饮食,如果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也无法到达目标位置。
- 毒性和毒物暴露:这是非常重要的现代问题,范围广泛。
* 常见毒物:重金属、某些化学物质。
* 较难识别的毒物:霉菌毒素或其他生物毒素。
* 环境毒性水平:与100年前相比,我们环境、食物和空气中的毒性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毒物会干扰身体的稳态和正常运作,是CDR的重要触发因素。
主持人再次强调了恶性循环:肠道功能不佳导致无法吸收线粒体所需的关键营养;睡眠不好干扰线粒体功能,而线粒体功能又部分参与调节睡眠。好消息是,一旦理解了这些循环,就可以中断它们,使其向有利方向发展。
三、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主持人询问,除了常见的睡眠、能量、肠道问题外,是否有标志性的症状?
Anderson医生认为,需要从宏观角度看:
- 缓慢的健康滑坡:患者是否经历了漫长而缓慢的健康状况恶化过程,症状随时间累积,例如三五年前比现在好80%?这通常表明,无论最初病因是什么,这种长期的滑坡已经对线粒体造成了损害——不仅在明显出现问题的器官(如消化系统或大脑),也可能在身体其他部位。
- 急剧的健康冲击:另一种情况是,患者之前看似健康,没有这些症状,然后遭受了某种非常明显的冲击。例如长新冠患者或其他因暴露于某种因素(如病毒导致免疫紊乱,或霉菌等毒性暴露)而健康状况急转直下。
- 整体性/体质性症状:
* 疲劳
* 脑雾
* 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恶化
* 肌肉疼痛、酸痛
* 运动后无法恢复:运动后不像以前(比如10年前)那样能恢复过来,这也是线粒体功能不足的表现。
主持人补充了两个他观察到的信号:
- 禁食不耐受和低碳水饮食不耐受:患者无法进行低碳水饮食或禁食。他提到一些案例,通过高压氧舱治疗帮助这些人能够进入禁食生理状态(无论是真正的禁食还是低碳水/生酮)。线粒体是这种代谢转换的关键,如果无法转换,可能是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信号。
Anderson医生解释了原因:碳水化合物是线粒体最容易利用的能量来源。当人生病、线粒体变弱时,他们反而会更渴望碳水化合物,这是身体试图获取简单能量的表现。虽然脂肪单位热量更高、更高效,但将脂肪送入线粒体燃烧的机制本身更耗能。因此,低碳水不耐受或间歇性禁食时出现严重不适,可能意味着线粒体没有准备好利用脂肪。
主持人类比:健康的肠道能处理纤维和益生元,不健康的肠道则不能。健康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应具有代谢灵活性,能适应高纤维/低纤维、高碳水/低碳水。如果做不到,应将其视为一个信号,表明上游存在问题。
四、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细胞危险反应(CDR)
主持人认为CDR的认知普及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进展,它可能揭示了为何有些人会持续“卡住”。
Anderson医生解释CDR:
- Naviaux医生的工作:CDR的概念主要基于Robert Naviaux医生的研究。
- 正常情况下的线粒体:正常情况下,细胞不断更新,有修复机制。线粒体也有自身的修复机制和生命周期。当线粒体受到挑战时,它们会发出免疫和化学信号尝试恢复,通过线粒体发生(mitogenesis,构建新部件或新线粒体)回到健康状态(健康 -> 挑战 -> 恢复 -> 健康)。
- CDR的“楔子”:CDR在上述过程中插入了一个“楔子”。这个“楔子”可以是:
- 毒物和毒素:非常常见,可能是我们现在更多看到CDR的原因。
- 无法排解的慢性压力:导致身体应激激素失衡,进而影响血糖控制等。
- 慢性感染或免疫问题:这些会干扰线粒体恢复健康状态的信号化学过程。
- CDR的状态:当“楔子”存在,细胞无法通过线粒体发生来恢复线粒体,便会进入功能失调状态。Anderson医生常对患者解释:如果线粒体完全停止工作,人就死了。患者还活着,但长期感觉糟糕,是因为CDR使原本能100%工作的线粒体可能只以20%的效率运行。当数万亿细胞中的线粒体都以低于100%的效率运行时,就会出现症状(如疲劳、疼痛等)。
- CDR的持续与治疗的平衡:CDR持续时间越长,问题越大。另一方面,如果治疗过于激进,试图强行恢复患者,反而可能使CDR恶化。因此,需要平衡:找出“楔子”,缓慢地将其移除或减少其影响,同时补充有益物质帮助线粒体恢复。
主持人赞同,并以慢性感染为例:患者急于清除感染,但治疗感染会增加炎症,进一步阻碍线粒体功能,导致全身炎症症状加重。因此,需要控制炎症,使用抗氧化剂,确保微生物清除带来的炎症不超过线粒体的承受能力。他告诫听众,“慢即是稳”,尤其在这种反馈循环的恢复中,通常比“又快又猛”效果更好。
Anderson医生补充,每个人的储备能力不同。身体会给出反馈。治疗慢性感染或毒性问题,不仅仅是杀死病原体或排毒那么简单,那只是拼图的一块。我们是在移除干扰细胞正常反应、导致CDR的因素之一,但还需要很多其他的修复工作来“赶上进度”。
主持人认为,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程的慢性程度可以部分预测患者的储备能力,但最终个体化医疗和生物反馈非常重要。
五、如何摆脱CDR,恢复线粒体功能?
主持人建议从基础开始,逐步向上。
- 基础层面:饮食与生活方式 (Anderson医生) 患者可能会因为尝试改变饮食、运动等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沮丧。Anderson医生将其比作三大支柱,其下有许多小支柱,必须作为基础,其他高级治疗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 食物 (Food):不仅指营养,还包括食物的清洁度、所吃所喝的东西以及微量营养素(需求会随时间变化)。
* 肌肉 (Muscle):肌肉和脂肪在生物学活跃时向身体发送不同的信号。肌肉活动会向身体释放修复性化学物质,甚至能修复血脑屏障问题和炎症。而脂肪活跃时则会阻碍修复。关键在于“多动肌肉,少激活脂肪细胞”。
* 大脑 (Brain):除了身心连接,还包括允许哪些信息进入(积极的、疗愈性的信息,而非持续的负面信息)。
- 具体饮食策略 (主持人与Anderson医生)
* 间歇性禁食:Anderson医生的患者教育金字塔底层是逐步做到每天12-13小时的间歇性禁食(帮助细胞自噬,清除垃圾)。
* 清理饮食:第二步是去除明显的防腐剂、色素等垃圾食品。
* 碳水化合物的质量:接着是去除所有简单碳水化合物(快速燃烧的淀粉等),转向更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蔬菜)。
* 个性化低碳水:更高层次是个性化的,通常是较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有些人会结合间歇性禁食甚至生酮饮食。
* 目标:一旦患者能够耐受这些,就能让细胞更容易清除垃圾(有助于减轻CDR),通过低碳水饮食获得高浓度营养,并重新训练线粒体使其能够燃烧脂肪并满足高能量需求。
- 迷走神经刺激 (Vagal Nerve Stimulation - VNS) (主持人与Anderson医生) 主持人对耳挂式VNS设备(通过耳机刺激迷走神经)很感兴趣。迷走神经是主要的副交感神经(休息与消化)通路,大部分信号上传至大脑,帮助大脑摆脱慢性应激反应。传统方法如祈祷、唱歌、哼唱、冥想也能刺激迷走神经,但对于能量极低的人,被动式的VNS耳机(如阅读、看电视、洗碗时使用)更为方便。 Anderson医生表示,过去15年VNS疗法发展迅速,出现了更易于使用的非侵入性设备(如耳机式),这非常有帮助。迷走神经张力的恢复对消化系统(三分之二由迷走神经支配)至关重要,进而影响微量营养素吸收和炎症水平。
- 营养补充剂 (主持人与Anderson医生) 线粒体通过细胞质、克雷布斯循环、电子传递链等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许多补充剂提供前体、抗氧化剂或辅酶因子。 Anderson医生的核心推荐:
* 肉碱 (Carnitine):帮助脂肪酸进入线粒体燃烧。许多“生酮流感”症状可能与肉碱耗尽有关。
* 核心抗氧化剂:细胞自身防御始于谷胱甘肽、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在线粒体和细胞质中相互循环再生。
* 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线粒体运转的基础。
* 辅酶Q10 (CoQ10):在线粒体复合物的多个位置使用,并有益于身体其他部分。
* α-硫辛酸 (Alpha-Lipoic Acid):辅助性的,但也有其他益处。
* NAD+支持:NAD+家族是线粒体复合物获取初始能量单位的地方。NAD+由维生素B3的一种形式及其他步骤合成。首先确保所有B族维生素充足。口服前体如NR(烟酰胺核糖苷)、NMN(烟酰胺单核苷酸)通常有帮助,尤其在能量水平低时,增加底物有助于系统产生更多能量。
* 亚甲蓝 (Methylene Blue):一种辅助剂,可以“启动”过程,但并非身体固有成分。能加速线粒体过程。对极度疲劳者有时有帮助,但需注意来源纯净度,因其可能携带毒素。
- 红光/近红外光疗法 (Anderson医生) 线粒体对光非常敏感。红光/近红外光疗法是一种温和但持久的方式来“唤醒”系统,尤其适用于非常疲劳的人。过去十年中应用增多。
- 解决根本原因的重要性 (主持人与Anderson医生) 主持人强调,必须解决慢性炎症的来源(如感染、霉菌暴露、长新冠等)。否则,即使完美的线粒体支持方案也难以使人摆脱困境。 Anderson医生同意,并指出:
* 对线粒体支持产生负面反应:有时患者服用NAD+支持物后感觉更糟,这可能意味着加速了一个存在过多干扰的系统(像给一台需要调校的引擎猛踩油门)。
* 毒素动员:加速线粒体功能也会促使细胞排出更多代谢废物。如果体内毒素过多,短期内可能感觉不适。
* 支持排泄途径:因此,需要加强抗氧化支持,并确保胃肠道排泄通畅(胆汁流动、肠道蠕动正常),避免毒素再循环。如果出现负面反应,意味着需要非常缓慢地进行,并首先让身体有能力清除这些“垃圾”。
主持人补充,对B族维生素或红光产生“反应过速、失眠、头痛”等负面反应,其实是身体在告诉我们需要调整。这表明治疗方向是对的,但可能缺乏足够的抗炎或排毒支持来应对功能提升带来的变化(如能量产生增多时的炎症或毒素释放)。这与久坐不动的人开始锻炼后感到筋疲力尽类似。“本应恢复的却没有恢复”,这不意味着完全避免该疗法,而是要理解系统中发生了什么,移除障碍,然后身体应该能从中恢复和改善。
- 高压氧舱治疗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 HBOT) (主持人与Anderson医生) 主持人提到,居家租赁高压氧舱使治疗更易获得,并见过一些慢性疲劳、运动不耐受的棘手病例通过HBOT重获生机。 Anderson医生的诊所也提供HBOT。其原理:
* 正常情况下氧气由血红蛋白携带,血浆中游离氧极少。
* HBOT能使血浆饱和更多氧气,并使组织床获得更多氧气(通过两条不同途径)。
* 线粒体运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必须有氧。增加氧气供应量,会增大氧气梯度,促使线粒体处理更多氧气,产生更多ATP。
* HBOT还触发氧化还原循环,帮助身体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炎症。
* 居家型HBOT压力较低,更温和,有助于刺激此过程。
* 同样,如果患者毒性很高,HBOT后感觉不适,通常意味着需要更多抗氧化支持和排泄途径支持。 主持人引用一项研究:HBOT治疗炎症性肠病(IBD)有约50%的缓解率或有效率。他还提到另一项研究表明,HBOT的炎症反应可能在第10次治疗左右达到峰值然后下降,类似运动初期炎症增加,之后身体适应并增强内源性抗氧化。因此,初期轻微不适(如关节痛、疲劳)可能需要坚持,直到越过某个拐点。
- 肽类疗法 (Peptides) (主持人与Anderson医生) 主持人提到SS-31和MOTS-c对线粒体有益。 Anderson医生认为肽类在生化和生理层面作用于核心。它们是短链氨基酸,能插入特定位点,通常帮助再生过程或刺激某个过程。
* 法规问题:肽类的获取和监管一直是动态变化的。
* 口服肽:已有一些高质量的口服肽,更方便患者居家使用。
* 胸腺素α1 (Thymosin Alpha 1):常用于清理炎症障碍,尤其在慢性感染问题中,帮助细胞介导免疫。
* 线粒体特异性肽:与NAD+支持(提供能量产生的正常底物)不同,这类肽针对CDR中因炎症、感染、毒素等导致线粒体修复信号缓慢的问题,帮助“重新连接”线粒体修复的通路。
* 口服肽的出现降低了使用门槛,尽管皮下注射多数肽类几乎无痛感。
总结与最终建议
Anderson医生的总结:
- 红光/近红外光疗法:再次强调其作为居家有效疗法的重要性,不仅帮助线粒体运作,还改善炎症等。
- 负面反应是信号:慢性病患者要理解,经历CDR和线粒体修复过程时,身体还需处理其他问题。负面反应并非总是坏事,而是路标,提示需要加强某方面支持、加速或减缓某个过程。这是患者与医生需要共同解读的反馈。
- 坚持与理解:慢性病康复需要时间。理解负面体验(即使不舒服)是通往更好疗法的过程,这本身就是积极的。
主持人补充:避免因初期负面反应而频繁更换医生(“provider hopping”)。有时,一次后续反馈和调整就能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即便初次建议让你感觉更糟,也要记住,可能只差一个反馈周期就能看到转机。
Anderson医生的联系方式: 他的中心网站是 drpandanow.com (拼写为D-R-P-A-N-D-A-N-O-W dot com),上面有他YouTube频道、通讯等所有链接。他的YouTube患者教育频道内容丰富,涵盖各种慢性病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