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 Bart Kay

<markdown>

* 评论对象: Christopher Walker的视频,标题为“吃糖减肥,揭露糖与肥胖的神话”。

  • 评论员的姿态: 自称比Christopher Walker更懂相关知识,将对Walker的视频进行频繁暂停、纠正和解释。
  • 警告观众:
    1. 如果不想被打断,只想听Walker的完整视频,那么现在就可以关掉这个评论视频(但评论员认为那样学不到任何东西)。
    2. 评论员将采用新的、不带脏话的评论风格(但可能仍有些尖锐)。如果观众只喜欢他以前的谩骂风格,或者受不了事实、科学、逻辑和体面推理,也应该关掉视频。
    3. 评论员已经看过Walker的视频,所以对接下来的内容不感意外。
  • 核心目的: 教育观众,并“教训”Christopher Walker(如果他观看并有足够的自我认知)。

对Christopher Walker视频内容的逐条评论与驳斥:

  1. Walker开场白:“糖是终极抗氧化剂。”

    * 评论员驳斥: 绝对错误,毫无根据。要求Walker提供证据来源。

  2. Walker澄清:“我说的糖是指葡萄糖和果糖,不是甜甜圈、蛋糕等。”

    * 评论员分析:

    * Walker似乎在暗示,甜甜圈等加工食品比纯糖更糟,是因为它们含有脂肪(根据Randall循环理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混合物不利健康)、种子油(评论员认为对人体有害)、植物毒素、不必要的纤维、抗营养素和促炎物质。

    * 评论员同意这些高度加工的垃圾食品确实比纯糖更糟。

    * 但警告Walker: 如果Walker的逻辑是“因为纯糖没那么糟,所以糖是无害的”,那么这将是错误的。

  3. Walker:“人们很少直接食用纯糖(如生椰子糖、枫糖、真蜂蜜、蜂王浆)。”

    * (评论员未直接反驳此点,但暗示这是Walker为其后续论点铺垫。)

  4. Walker:“每个人都妖魔化糖是肥胖的原因。”

    * 评论员驳斥: 这是Walker的观点,不是事实。“每个人”都这么做是错误的陈述,因为评论员自己就不这么做。

  5. Walker:“当你分析研究和人体生物化学时,你会看到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 评论员驳斥: 评论员断言Walker完全没有能力、科学素养、知识或经验来进行这种分析,完全是外行,应该立即停止制作这类视频。

    * Walker视频中展示的六张图表被评论员斥为毫无意义的填充物,因为Walker没有提供任何背景信息、出处或深入分析。

  6. Walker:“有极其令人信服的相反证据。”

    * 评论员驳斥: 有能力的科学家不会说“极其令人信服的证据”,而是会收集并呈现这些证据,让数据自己说话。Walker只是在鹦鹉学舌地复述别人的观点。

    * 评论员强调科学的本质: 科学是通过实证(数字)来验证的,而不是通过关于什么“令人信服”的观点。

    * 关于人类营养科学的现状: 评论员声称,对于任何饮食干预或生活方式对人类硬性健康结局(hard health outcome)的长期影响,目前根本不存在设计良好、周期足够、对照严谨、观察细致的实验证据。因为伦理委员会不允许在人身上进行此类实验。

    * 现有“证据”的性质: 评论员认为,目前所谓的“证据”大多是神学、宣传、共识或观点,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证据。

  7. Walker:“今天我要探索糖的科学。”

    * 评论员驳斥: Walker实际上是在兜售观点、神学、信仰结构、共识和胡说八道,根本没有指向任何科学。

  8. Walker:“这是一个合适的话题,因为我们一直在研究热能饮食,并深入探讨生酮饮食的缺陷,以及葡萄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的区别。到目前 远为止,我们已经看到葡萄糖代谢对于荷尔蒙健康和健康的新陈代谢是多么可取和高效。”

    * 评论员驳斥: Walker的陈述(如“生酮饮食的缺陷”、“葡萄糖代谢更可取高效”)仅仅是基于神学和宣传的观点,缺乏任何实证证据支持。

  9. Walker:“很多关于生酮饮食的宣传都涉及到对糖和葡萄糖代谢的妖魔化。”

    * 评论员驳斥: “妖魔化”是价值判断和情感构建,不是对糖摄入量及其影响的实证讨论。

  10. Walker:“尽管这在生物化学上是站不住脚的,脂肪酸/酮体代谢对人体有更多负面影响,因为它需要压力性的荷尔蒙转变。”

    * 评论员驳斥:

    * “站不住脚”是Walker的观点。

    * 声称脂肪酸代谢有已确立的负面影响是错误的,没有研究证明这一点。

    * “压力性的荷尔蒙转变”是价值判断和神学论点。要求Walker给出“压力”的外部有效操作定义,并将其与“痛苦”(distress)区分开。

  11. Walker:“现在是时候揭穿一些你可能因谣言、大众媒体宣传和对糖的无情妖魔化而仍坚信的关于糖的神话了。”

    * 评论员驳斥: Walker在重复之前关于“妖魔化”的无稽之谈,没有引用任何科学内容。

  12. Walker:“首先,糖不等于烘焙食品,不等于糖果棒、软饮料等人们通常联想到的东西。”

    * 评论员嘲讽: Walker在重复已经说过的话,似乎认为观众智商低下。并反问,难道这些东西里不含糖吗?

  13. Walker:“所有这些食物只不过是营养空洞的垃圾食品,应该完全避免食用,与糖不同。”

    * 评论员驳斥:

    * 糖本身也是营养空洞的,人体对外源性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学需求为零(因为有糖异生作用)。因此,糖也可以被定义为垃圾。

    * 评论员指出Walker似乎对糖异生这个营养学基础知识一无所知。

  14. Walker:“将糖与这些东西联系起来是真正的罪过,因为这样就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

    * 评论员驳斥: “罪过”是价值判断。这个比喻不恰当,毫无价值。

  15. Walker:“人们因此将水果、蜂蜜、蜂王浆甚至简单的原蔗糖也妖魔化了,没有任何真实证据表明它们在其他方面健康的、以荷尔蒙为重点的饮食背景下有负面影响。”

    * 评论员驳斥:

    * 再次使用“妖魔化”的神学词汇。

    * 声称没有负面影响证据的同时,忽略了也没有正面影响证据的事实。

    * 评论员的观点: 基于对生物化学和科学的理解,理想情况下,人类饮食中各种形式的糖、碳水化合物和植物性物质的摄入量应尽可能接近于零。虽然实践中难以达到,但这应是目标。

    * 评论员强调自己观点的权威性,声称自己比Walker更有资格评论,并向Walker发出辩论挑战。

  16. Walker:“在我的书中……人们很少完全理解糖是什么,它如何在体内起作用,以及它对肥胖、炎症、荷尔蒙等的真正贡献。”

    * 评论员嘲讽: 写了书不代表就正确。评论员自称虽未写书,但发表了大量同行评审论文和教科书章节,并承担过重要咨询项目。认为Walker并未真正受过教育,不理解人类营养的实际情况。

  17. Walker:“既然我们已经不再把所有健康问题归咎于饱和脂肪,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东西来妖魔化和指责。”

    * 评论员驳斥: 社会并未完全转变对饱和脂肪的看法,主流观点仍然认为饱和脂肪/胆固醇有害。

  18. Walker:“糖是完美的目标……但你知道吗,尽管我们试图把一切都归咎于糖,说我们因糖摄入增加而越来越胖,但科学实际上表明,在肥胖率急剧上升的这段时间里,糖的消耗量其实下降了。”

    * 评论员驳斥: 这是错误的。Walker引用的“科学”是基于调查问卷的受访者数据推断糖的消耗量,这种方法不可靠,不能确定实际摄入量。而且,这类数据通常只关注精制糖,忽略了其他会分解成同样糖分子的碳水化合物来源。评论员认为Walker缺乏评论科学证据的能力,是个兜售错误观点的“神学家”。

  19. Walker引用“澳大利亚悖论”研究,声称1980-2003年间澳大利亚肥胖率增加三倍,而精制糖摄入量下降23%。

    * 评论员驳斥: 该研究并非直接测量糖摄入量。即使是Walker自己展示的图表(评论员认为Walker只是随意截取,并未深入分析),也未能支持其论点。

  20. Walker承认自己过去也曾对糖持负面看法,但通过学习科学文献,认识到最初的想法是基于流行观点和自身信念的不准确假设。

    * 评论员类比Paul Saladino: Saladino曾极力推崇纯肉饮食,后又180度大转弯推崇高糖饮食,声称“过去错了,现在对了”。评论员认为,Saladino最初对纯肉饮食的某些实践方法是错的,但其核心理念可能有可取之处,而他现在的观点(高糖有益)则是错误的。

    * 评论员对Walker的批判: Walker现在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从一个极端(认为糖有害)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糖无害)。一旦一个人公开宣称过去的权威观点是错误的,并提出新的、同样权威的相反观点,其可信度就荡然无存。评论员认为Walker应该停止制作此类视频。

    * 评论员自诩观点的一致性: 声称自己七年来在重要问题上的观点始终如一,因为一开始就基于能力的正确解读。

  21. Walker:“我感谢自己能承认失败,并接受新证据来形成观点。”

    * 评论员驳斥: 仍然没有新证据,Walker现在仍然是错的,应该承认错误并停止发布视频。

  22. Walker质疑写过低碳水、原始饮食书籍的畅销书作者们是否能承认自己错了。并认为“饱和脂肪和膳食胆固醇神话”之所以难以消退,也是因为这些人建立了基于不准确假设的职业生涯。

    * 评论员驳斥: “饱和脂肪神话”并未消退,仍是主流教条。

  23. Walker:“糖是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以葡萄糖和果糖的形式为身体提供能量。”

    * 评论员驳斥: “天然存在”毫无意义。能量是物理学概念,与代谢中物质的质量相互作用有关,而非糖的固有属性。

  24. Walker:“你的大脑每天大约需要130克葡萄糖来满足最基本的能量需求。主要内脏器官、腺体和肌肉都以葡萄糖为主要能量来源。如果你剥夺身体的这种能量,它会试图通过糖异生作用来弥补。”

    * 评论员驳斥: 大脑确实需要葡萄糖,但糖异生作用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外源性碳水化合物需求仍为零。“剥夺”一词不当,因为糖异生是身体的正常功能,而非被迫的“尝试”。

  25. Walker:“如果你长时间这样做,身体会进入酮症状态,这无疑在禁食方面有一些好处,但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代谢压力,旨在葡萄糖剥夺期间发生。”

    * 评论员驳斥: 这是无知的说法。酮症是人体正常的代谢途径,并非只有在“剥夺”葡萄糖时才发生,也非必然带来“压力”。糖异生持续提供葡萄糖。

  26. Walker:“几乎所有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都会分解成葡萄糖——糖的最简单形式。”

    * 评论员质疑“简单”的定义: 果糖比葡萄糖少一个碳单位,是否更“简单”?认为Walker只是在玩弄词藻。

  27. Walker:“这种情况发生的速度由血糖指数(GI)或血糖负荷(GL)来衡量。”

    * 评论员驳斥: GI和GL都是不可靠的指标。GI因个体差异和同一多个体重复测量时的巨大变异性而缺乏实用价值。GL是GI乘以碳水化合物绝对量,因此同样无效。有能力的科学家都了解这一点。

  28. Walker:“尽管低碳水饮食者多年来试图混淆普通人,让他们相信低GI对减肥至关重要,但研究一再表明,是总能量摄入(卡路里),而非GI,决定了我们增重或减脂的能力。”

    * 评论员驳斥:

    * “试图混淆”是动机论。

    * 能量是构念,不能被“摄入”。卡路里是热能单位,不能被“摄入”或“消耗”。卡路里本身无质量,不与希格斯场相互作用,没有惯性。

    * “能量平衡决定体重增减”的说法,同样无视了能量(特别是热能这种动能)无质量的事实。这是对基础物理学的无知。

    * 评论员严厉批评Walker连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都不懂,却在公开谈论营养和能量。

  29. Walker介绍常见糖的种类(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并强调果糖在肝脏代谢,吸收更快。

    * 评论员纠错: 果糖并非全部在肝脏代谢,小部分在肠道代谢。吸收速度问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0. Walker:“糖实际上有一些真正的健康益处。”

    * 评论员反问: 任何食物声称有可证实的硬性健康结局益处,都缺乏足够的人体实验证据。

  31. Walker:“为什么身体天然优先利用的能量来源会对我们有害?为什么像浆果或水果这样最容易获得的天然食物(富含单糖)会是我们体重增加和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最后,为什么在糖消耗量实际下降的同时,这些问题却急剧上升?”

    * 评论员反驳:

    * 身体优先处理毒性物质,这与“优先利用”是两码事。

    * “天然”不等于有益。

    * 剂量决定毒性。

    * 糖消耗量下降的说法仍基于不可靠数据。

  32. Walker:“大量研究表明葡萄糖和果糖实际上与糖尿病负相关。果糖由于在肝脏代谢且不需要胰岛素进入细胞,因此高摄入量被发现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评论员驳斥:

    *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混杂因素众多。

    * “胰岛素敏感性”是构念,非生理实体。无法用仪器直接测量“胰岛素抵抗”。

    * 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挑战试验(如OGTT)测量葡萄糖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来评估,这本身就是一种“想法”而非直接的生理指标。

    * 所谓的“胰岛素抵抗”是身体在特定条件下优化稳态的正常生理反应,早在1962年就被Philip Randall阐明(Randall循环)。

  33. Walker:“熊出蛰时通过食用富含果糖的蜂蜜来完全逆转其糖尿病状态。”

    * 评论员驳斥: 熊在冬眠结束时并非处于“糖尿病状态”。熊不是人,生理机制不同。

  34. Walker:“糖是甲状腺的主要燃料,甲状腺控制着身体燃烧卡路里的速度(代谢率)。摄入更多单糖,甲状腺产生更多T4,肝脏中充足的糖分有助于T4转化为活性T3,从而极大改善能量产生和代谢率。”

    * 评论员驳斥: 甲状腺确实需要葡萄糖,但糖异生能满足。不能“燃烧卡路里”。“能量产生”表述不当。

  35. Walker:“如果糖和碳水化合物让我们变胖,为什么过去100年里几乎所有健美运动员都在高碳水饮食下练出刀刻般的肌肉?”

    * 评论员解释:

    * 健美运动员的教练和导师本身可能被错误的主流教条误导。

    * 高强度训练和肌肉量增加本身会提高代谢率,使他们能“处理”更多碳水化合物,但这不代表糖本身有益或必需。

    * 个体对糖的耐受阈值不同,并受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

  36. Walker:“当你减少卡路里以减肥时,果糖实际上是能保持代谢率的最强效化合物之一。”

    * 评论员解释其机制: 果糖消耗肝脏ATP,迫使身体提高整体代谢率来代偿。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有益的,反而可能导致因持续不满足而过量摄入。

  37. Walker:“果糖热量含量低,却能极大支持代谢率并有保存肌肉的效果。”

    * 评论员驳斥: 任何物质都不“含有”卡路里。

  38. Walker:“肝脏通过将甲状腺素转化为T3来提供约70%的活性甲状腺激素,但这只有在肝脏有足够葡萄糖时才能实现。”

    * 评论员再次强调糖异生。

  39. Walker:“关于脂肪肝——果糖的罪魁祸首之一。实际上,研究表明果糖对肝脏问题有保护作用。饮食中胆碱充足时,过量摄入果糖根本不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

    * 评论员驳斥:

    * 脂肪肝与果糖/酒精过量摄入的强关联性及其清晰的机制解释,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 “保护作用”是因果陈述,缺乏证据支持。

    * 引用研究图表而不深入分析其缺陷是无效的。

  40. Walker:“脂肪肝的问题与果糖无关,而与食用过多PUFA(实际阻止肝脏脂肪输出)和缺乏胆碱(肝脏输出脂肪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有关。”

    * 评论员驳斥:

    * 虽然同意PUFA有害,且胆碱对脂肪代谢重要,但这不能免除果糖在脂肪肝中的责任。

    * Walker的说法是基于其个人观点的“事实陈述”,缺乏严谨的科学支持。

    * 未解释胆碱缺乏的原因。

  41. Walker:“你可能听说过大量作者和妈妈博主说糖有毒,会增加氧化损伤和炎症。然而,研究表明单糖实际上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

    * 评论员驳斥:

    * “研究表明”是空话,需具体分析。

    * 糖本身不具有抗氧化作用。

    * “氧化应激”定义模糊。

  42. Walker:“关于糖有毒的说法,通常用A1C值来衡量其对血细胞的损害。但有多少人真正因食糖而中毒?万圣节后孩子们因糖中毒被送往急诊室的情况常见吗?”

    * 评论员驳斥:

    * A1C确实反映糖的毒性。

    * 反应性低血糖是另一种急性糖中毒表现,可能致命。

    * 给幼儿一次性大量喂糖,也可能导致急诊。

    * Walker的说法荒谬可笑。

  43. Walker:“糖是细胞渴望的主要能量来源,广泛存在于最天然的食物中。单糖是控制我们代谢率和能量生产的主腺体(甲状腺)的主要燃料。”

    * 评论员重复之前的反驳: 细胞能量来源不是糖,糖异生满足需求。

  44. Walker:“葡萄糖和果糖具有抗氧化样作用。实际上,它们根本不会导致脂肪肝,除非缺乏胆碱。”

    * 评论员重复之前的反驳。

  45. Walker:“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 评论员的回应与总结:

    * 他害怕飞行和死亡。

    * 他不建议人们害怕糖,但强调:

    * 人体对外源性糖的饮食需求为零。

    * 理想情况下,普通人糖摄入量应为零。实践中,某些代谢受损者可能短期内需要少量糖(如每日50克)来过渡。

    * 糖确实会造成损害(A1C、反应性低血糖、心脏病风险、炎症)。

    * 既然不需要,为何要摄入?糖异生能满足所有生理需求,即使对运动员也是如此(适应期后)。

    * 评论员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和经验支持,而Walker的言论则缺乏这些。

  46. Walker回到开场白:“糖是终极抗氧化剂。葡萄糖在谷胱甘肽的产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谷胱甘肽的多重作用最终由葡萄糖衍生的还原力支持。”

    * 评论员回应: 承认这些生物化学事实正确,但再次强调糖异生使得外源性葡萄糖并非必需。

  47. Walker总结:“我绝不提倡过量食用任何东西。我一直主张寻求平衡的常量营养素摄入,因为这才是关于人类代谢和荷尔蒙健康的全部研究所真正表明的。” (视频中再次展示一张研究图表)

    * 评论员驳斥:

    * “平衡”是宣传口号,而非科学饮食原则。具体多少算“过量”?何为“平衡”?

    * 人类饮食不需要“平衡”的常量营养素,而应是“正确”的,即符合物种特异性的饮食。

    * Randall循环(甘油-脂肪酸循环,1963年)早已阐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不存在普适的“平衡”。

    * Walker对科学文献的解读能力堪忧。

  48. Walker:“许多人会主张你停止食用或大幅增加/减少整个常量营养素类别……当你遇到这种研究不足的建议时,我建议你反向而行。”

    * 评论员嘲讽: Walker自己才是研究不足,却在指责别人。建议观众立即停止听从Walker的建议,并取关他的频道。推荐Dr. Anthony Chaffee作为替代。

  49. Walker:“过量食用任何东西,根据定义都是不平衡的,通常会导致死胡同……回到起点……用更平衡的方式对待营养……尤其是因为人类生物化学的基础和关于荷尔蒙的全部研究都支持这一点。”

    * 评论员的最终批判:

    * 再次强调“平衡”的谬误,应追求“正确”。物种特异性饮食不需要宏量营养素的“平衡”。

    * Walker对人类生物化学和荷尔蒙研究的理解完全错误。

    * Walker的逻辑构建能力低下。

    * 再次发出辩论挑战。

    * 认为Walker视频的标题(吃糖快速减肥,糖与肥胖神话揭露)完全是噱头,视频内容根本没有讨论如何通过吃糖减肥。

    * 结论:Christopher Walker的整个视频从头到尾都是神学式的胡言乱语,没有丝毫正确性或实用价值,其本人也缺乏评论营养、科学或代谢过程的能力。

评论员结束语: 希望观众通过这个评论视频学到了东西,并对未能像以往一样“痛骂”Walker表示“歉意”。预告下次将继续评论网上其他错误言论。

总结: 这位评论员对Christopher Walker的视频进行了极其严厉和尖锐的批判。他认为Walker的观点缺乏科学依据,充满了逻辑谬误和神学色彩的宣传,对基础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学原理也存在严重误解。评论员的核心论点包括:人体对碳水化合物(包括糖)的饮食需求为零,因为糖异生能满足所有生理需求;“平衡”的常量营养素摄入是错误的观念,应追求符合物种特异性的“正确”饮食;Walker引用的科学证据不可靠或被错误解读。他强烈建议观众停止关注Walker,并认为Walker应该停止制作此类误导公众的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77qv3vOpYk

</markdown>

Edit:2025.07.09<markdown>

对话背景与参与者: 这段对话发生在一个播客或直播节目中,主要谈话人有两位(我们称之为“主持人B”和“嘉宾J”)。主持人B似乎是频道的主要运营者,对营养学、生理学有较深理解,并有自己的健康理念。嘉宾J则是一位有经验的健身者和教练,对增肌减脂有实践经验。他们正在讨论关于“质量平衡”与“能量平衡”、蛋白质需求、训练方法等话题。

核心议题一:质量平衡(Mass Balance) vs. 能量平衡(Energy Balance)

  • 主持人B的观点(引用他人研究):
    • “质量平衡”比“能量平衡”更能决定身体质量和身体成分。这个观点并非他原创,而是源于近期一些科学家的同行评审出版物(他正努力邀请这些科学家上节目访谈)。
    • 身体质量的组成: 身体由不同成分构成,主要是水(约65%)、骨骼肌、内脏器官、骨骼等。每种成分的质量都可以独立改变。
    • 改变身体质量的例子:
      • 减重(通过失水): 短时间内(如1分钟内)通过排尿可以减少500克体重(相当于排出约半升尿液)。
      • 增重(通过骨骼增密): 根据沃尔夫定律(Wolff's Law),骨骼在受到持续冲击(如每天击打沙袋15次)几周后,会变得更密集、更厚、更强壮,从而增加骨骼质量。如果全身长骨都如此训练,骨骼总质量会增加(如增加500克),即使同时减少了500克脂肪,体重秤上的数字可能不变,但身体成分已优化(骨骼更强,脂肪更少)。
      • 增肌减脂: 通过增肌训练,可能增加5公斤肌肉,同时减少5公斤脂肪。体重不变,但身体成分显著改善。
    • 质量的本质: 身体所有组成部分都是由“物质”(matter)或“质量”(mass)构成的,通过摄入食物(质量)和液体(质量)来维持和改变。
    • 能量(卡路里)的本质:
      • 光子(Photon)没有静止质量,不与希格斯场相互作用。
      • 所谓的“卡路里”是热量单位,通过测量光子与水相互作用导致水温变化的程度来确定。
      • 因此,身体是由质量构成的,而非光子(能量)。维持或改变身体各部分质量,本质上是“质量平衡”的过程,而非“能量平衡”。
  • 嘉宾J的提问与理解:
    • 如果吃了1公斤瘦牛肉,是否就增加了1公斤瘦牛肉的“质量”?
    • 主持人B解释,并非一一对应。摄入的蛋白质可能不完全吸收,部分会排出;部分会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糖,再被氧化供能,以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形式排出。但这种“质量输入输出”的模式比“能量平衡”的说法更接近事实。
    • 蛋白质还有基础的周转率,身体持续分解旧蛋白质,回收氨基酸,排出废物,因此需要每日摄入蛋白质来补充。

核心议题二:蛋白质需求——维持期 vs. 增肌期

  • 嘉宾J的提问: 维持肌肉量和增加肌肉量的蛋白质需求是否有差异?
  • 主持人B的观点:
    • 差异可能很小,甚至在实践中难以精确计算和区分。
    • 增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每天实际增加到肌肉上的蛋白质质量非常微小。
    • 对大多数人而言,一个通用的蛋白质摄入量标准(如每公斤瘦体重1.75克)可以同时满足维持和缓慢增肌的需求。
    • 个体差异: 身体质量(特别是瘦体重)、活动水平会影响蛋白质需求。例如,一个瘦体重88公斤的人,按1.75克/公斤计算,每日需约154克蛋白质(相当于约616克牛排)。如果活动量大,需求可能更高(如600-800克牛排)。
    • 过量蛋白质的潜在问题: 持续摄入远超需求的蛋白质,多余部分会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糖,可能导致血糖问题和糖化损伤。
    • 判断标准: 以实际效果为准。如果A1C(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正常,说明当前摄入量可能在可接受范围内。他通常以1.75克/公斤为起点,根据个体反应(每周约5%的幅度)进行调整,找到“最佳点”。

核心议题三:训练方法——超慢速训练(Super Slow Training)

  • 嘉宾J的提问: 超慢速训练(如4-6秒离心,4-6秒向心,持续运动)是否有实际用途,还是仅仅是训练放大器?
  • 主持人B的观点:
    • 对此方法的效果持保留态度,未完全信服。
    • 理论基础: 延长“肌肉在张力下时间”(Time Under Tension, TUT),特别是离心阶段,可能导致更多肌肉微损伤,从而刺激增肌。多数肌肉增长确实源于离心负荷。
    • 功能性考量: 对多数运动员而言,爆发性的向心收缩(快速发力)更具功能性。超慢速训练可能不符合专项运动需求。
    • 可能的折中方案: 爆发性向心收缩 + 极慢的离心控制。
    • 理想的增肌次数范围: 他认为8次力竭(8RM)对力量和增肌都有好处,而5次力竭(5RM)对纯增肌效果显著。
    • 新型器械: 一些健身房有可设定向心和离心阶段不同负重的器械(如离心负重为向心的125%),可用于进行“大负重离心训练”(big negatives),作为辅助训练手段不错,但不应取代自由重量和核心稳定训练。
    • 训练多样性的重要性: 降重组、金字塔组等都是保持身体“猜测”、持续刺激肌肉生长的好方法。如果身体适应了固定模式,肌肉不再酸痛,说明需要改变训练刺激。
    • 对递增负荷的偏好: 他个人更倾向于通过增加重量(在保证技术动作不变形的前提下)来提高训练张力,而非仅仅依赖超慢速或降重组。
    • 技术动作是前提: 任何次数范围的训练,都必须以完美的技术动作为基础。一旦无法维持标准动作,说明重量过大,有受伤风险。

核心议题四:主持人B的个人健身计划(半退役状态下的恢复)

  • 背景: 过去5年因创业(YouTube频道、咨询等,每周工作70+小时)几乎完全停止运动,导致肌肉量显著下降,特别是下半身(自嘲“站在吸管上”)。
  • 当前目标: 恢复运动,重建肌肉。
  • 训练资源: 家中有瑞士球、弹力带、Xbar、自由重量、沙袋、负重背心(可调重至20公斤)。附近有小山可进行爬坡跑。门框引体向上杆。两把厨房椅子可做双杠臂屈伸。
  • 训练计划(初步设想):
    • 晨起工作前进行训练,即使时间不长。
    • 重点是下半身(因上半身肌肉流失相对较少)。
    • 利用现有器械进行复合动作。
    • 不倾向于去健身房: 过去多年健身房经验让他对此不再热衷。他更喜欢一种“半放松但能完成任务”的方式。
  • 与嘉宾J的对比: 嘉宾J有固定训练伙伴(妻子Sophie),训练时间规律。主持人B目前因工作繁忙,难以实现。

核心议题五:术后恢复与训练

  • 嘉宾J的状况: 刚经历手术,正在恢复期。
  • 主持人B的建议:
    • 倾听身体反馈: 作为有经验的训练者,嘉宾J会知道何时可以开始增加训练强度。
    • 循序渐进: 恢复到术前工作重量的过程应非常缓慢,可能需要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切忌操之过急,以免再次受伤。

总结与展望: 主持人B感谢嘉宾J提出的新颖问题,并预告嘉宾J将在未来几周开始作为他YouTube频道的联合主持人,参与每周六(英国时间)的Q&amp;A直播。他强调了这次谈话的价值在于探讨了一些平时较少涉及的细微之处。

整段对话内容丰富,既有对宏观生理学概念的探讨(质量平衡vs能量平衡),也有对具体训练和营养问题的深入分析(蛋白质需求、训练方法、个人计划等)。主持人B的观点常常基于对主流看法的批判性思考,并结合了自身经验和对新兴研究的关注。他强调个体化、实践性以及对身体信号的倾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7STi9-4Hs

</markdown>

Edit:2025.07.09

<markdown> </markdown>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