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结核病》John Green

<markdown>

**书评:约翰·格林的《万物皆结核病》**

结核病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

Scott Gavura 于 2025 年 5 月 22 日

约翰·格林所著《万物皆结核病》一书的封面。封面黄色背景上黑色粗体字,中间有一个粉色和青绿色的圆圈,描绘着细菌。副标题:“我们最致命感染的历史与持续性。”

结核病不再是西方大多数人关心的疾病。除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不同雇主要求的强制性结核菌素皮肤测试外,我也没怎么想过结核病。我是一名药剂师,但从未配过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但结核病仍然存在——你只需要知道去哪里寻找,以及寻找什么。我第一次听说《一切都是结核病》是在《本周病毒学》播客的主持人提到它的时候。不久之后,我在另一个播客上听到了对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格林的采访——这个播客是99% Invisible,一个探讨我们构建环境的隐藏层面的播客。

作为一个一直致力于提升科学传播能力的人,我被深深吸引。这本书融合了历史、回忆录和流行病学元素,受到了医疗专业人士和普通公众的关注和好评,这正是科学传播者的梦想。我拿起这本书,期待它能直白地解释这种从未真正消失的古老疾病。结果却发现,它引人入胜,以实证为基础,探讨了疾病、病耻感以及我们如何谈论疾病。格林对结核病(曾被称为“浪漫疾病”)的探索超越了基本事实和临床病理学。它深入探讨了这种疾病在社会中留下的文化和心理痕迹,以及尽管我们知道如何根除它,但这种疾病为何依然存在。

**作者及其方法**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约翰·格林的书。格林以其畅销的青少年小说和YouTube教育视频而闻名。他最近的非虚构作品《人类世回顾》是全球畅销书。《万物皆结核病》是他的第二本非虚构作品。格林是全球卫生倡议的倡导者,因此,他将注意力转向一种每年夺走超过一百万人生命的古老疾病或许是恰如其分的——这种疾病通常悄无声息地发生,主流媒体通常甚至不会提及。

格林以观察者的身份看待结核病,力求从个人和社会层面理解和描述这种疾病。他的叙述融合了个人观察和反思,并以一种通俗易懂、研究透彻的方式,将结核病视为一种生物实体和一种文化力量。他的写作并非枯燥乏味的医学解释,而是探讨社会如何应对、神化,甚至有时遗忘那些不再被视为可见或紧急的疾病。

&gt; “没有什么比认为历史属于过去更荣幸的了。” &gt; &gt; 约翰·格林

**不仅仅是一种疾病:结核病是隐喻和镜子**

《万物皆结核》并非仅仅关注结核分枝杆菌本身,而是探讨这种疾病对个体的影响(超越病理层面),以及它如何持续影响社会。格林不仅将结核病视为一个医学问题,更将其视为一个隐喻、一个社会标记和一个污名化的载体。书中穿插着格林在塞拉利昂一家医院遇到的17岁男孩亨利的故事。通过这本书,亨利的临床病例和与结核病的个人抗争,展现了全球对结核病治疗的忽视和复杂现实。

格林探讨了结核病如何塑造了文学、艺术、建筑,甚至设计,例如阿迪朗达克椅。它被浪漫化的过去(例如,体重减轻和面色苍白被视为令人向往的景象)仍在扭曲我们对这一持续威胁的理解。格林认为,这种疾病无处不在,却又无形无形——它仍在危害数百万人,却在高收入国家的健康叙事中被遗弃。

格林追溯了结核病的影响和冲击,并结合自身疾病经历进行自我反思,描述了自己应对慢性病和焦虑的经历。这促使读者不仅要认真思考疾病的生物学机制,还要思考其心理和情感层面。格林在整本书中强调,我们如何谈论疾病至关重要,忽视结核病等疾病并不能让它们消失,只会让它们更难对抗。

**准确无误,无需使用专业术语**

虽然我不是传染病专家,但那些专家都对这本书赞不绝口。 《万物皆结核病》研究透彻,提供的事实信息既不学术化,也不会因细节而失去读者的理解。格林并没有试图教授微生物学,但他有效地传达了这种疾病及其治疗的关键方面。他从患者和医疗体系的角度探讨了抗生素耐药性,这比深入探讨耐药性的细微差别更为有效。或许,格林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以一种既准确又引人入胜的方式,向那些可能从未想过结核病的普通读者传达了持续存在的威胁。

格林有效地展示了叙事如何塑造公众对科学和健康的理解。通过亨利的故事和历史背景,格林将结核病人性化,鼓励读者摒弃“只有当疾病是新出现的、出现在新闻中或与人们息息相关时才重要”的观念。格林的著作提供了一个科学传播的典范,它在情感上非常有效,同时又不牺牲准确性。它提醒我们那句格言:事实很少能改变人们的想法;故事却可以。对于像我这样的医疗专业人士来说,它提醒我们,有效地与公众互动不仅仅是提供数据,更在于建立联系并培养同理心。

&gt; 在我看来,把疾病甚至与道德联系起来都是错误的,因为癌症当然不在乎你是否是个好人。生物学没有道德指南针。它不会惩罚邪恶,奖励善良。它甚至不知道善恶。 &gt; 耻辱是一种说法:“你活该遭遇这种事”,但耻辱中也暗含着这样的想法:“我不该遭受这种事,所以我不必担心它会发生在我身上。” &gt; &gt; 约翰·格林

**记住我们宁愿忘记的事情**

《万物皆结核病》的出版正值一个重要时刻。一场重塑公众对传染病认知以及公共卫生在控制传染病中所扮演角色的疫情刚刚过去,我们再次面临风险,做出的决定可能会将我们的注意力从这些无形却无处不在、持续夺走无数生命的疾病上转移。一些政府正在积极采取行动,忽视那些对我们整体生活质量有着巨大影响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在“99%隐形”播客采​​访中,格林哀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覆灭,以及这对结核病项目以及像亨利这样依赖公共卫生项目获得有效治疗的个人可能意味着什么。消除这些项目必然会导致更多的细菌耐药性,以及更多的痛苦和死亡。

&gt; “现在与1804年或1904年不同的是,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而且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如此。我们知道如何生活在一个没有结核病的世界。但我们选择不生活在那样的世界。” &gt; &gt; 约翰·格林

归根结底,这本书探讨的远不止结核病。它探讨的是我们如何理解和谈论疾病,如何记忆疾病,以及生活在一个人们不愿被不愉快想法所困扰的世界意味着什么,以及社会如何影响个人健康结果。对于科学倡导者来说,《万物皆结核病》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范例,展现了科学传播如何有效:精准、严谨、富有同理心且人性化。对于每个人来说,《万物皆结核病》都将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https://sciencebasedmedicine.org/book-review-everything-is-tuberculosis-by-john-green/

</markdown>

D:2025.05.23

<markdown> </markdown>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