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 生物黑客

<markdown>

**对抗衰老的终极生物黑客:血浆置换、干细胞和肽**

我最近与Darshan Shah医生、Adeel Khan医生和Edwin Lee医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探讨了延缓衰老和增强健康的尖端医学进展,这些进展堪称终极的寿命生物黑客。

血浆置换术:身体的“换油”

我从血浆置换术开始,因为它是一种创新疗法,几十年来一直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然而,它尚未被广泛应用于普通健康人群,尽管其在阿尔茨海默病、新冠后遗症和长寿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血浆置换术的原理在于清除血浆中积累的有害物质,包括炎症分子、毒素和衰老细胞分泌的SASP(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这些物质会加速衰老过程,降低身体的恢复能力。 血浆置换术就像给身体做“换油”,去除这些有害物质,让身体有机会自我修复和清洁。 临床实践表明,血浆置换术可以有效降低体内毒素水平,改善身体功能,甚至在治疗新冠后遗症方面也显示出积极效果。 整个过程舒适安全,只需通过静脉注射去除少量血浆,再将剩余的血细胞回输。

Muse细胞:强大的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疗法是再生医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然而,并非所有干细胞疗法都一样有效。许多所谓的干细胞疗法,例如单纯注射自身脂肪或骨髓提取物,其效果主要在于抗炎,而非真正的组织再生。

Khan医生介绍了一种名为Muse细胞的强大干细胞,它具有多能性,能够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并且耐受恶劣环境,因此在体内存活时间更长,疗效更显著。 Muse细胞已被用于治疗ALS、中风和心脏病等疾病,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结果,包括帮助中风患者恢复工作能力,甚至逆转白发。 Muse细胞的作用机制包括减少炎症、修复细胞功能和减少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DNA转移和线粒体自噬。 与传统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Muse细胞更容易进入循环系统,并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肽:生物调节剂的潜力

Lee医生重点介绍了肽,这种小型蛋白质信号分子在调节身体机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人体自身会产生数十万种肽,它们参与各种生理过程。 肽的作用机制包括与受体结合,激活基因表达和调节蛋白质网络。

Lee医生特别提到了几种他常用的肽:

  • BPC-157: 这种肽具有强大的组织修复能力,可以减少炎症,促进生长激素受体激活,加速伤口愈合。它甚至可以口服,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 胸腺素α1 (TA1): 随着年龄增长,胸腺功能下降,免疫力减弱。TA1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尤其在应对感染时效果显著。
  • Epitalon: 这种肽可以重置松果腺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并可能改善卵巢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Epitalon不应长期每日服用,以免影响其长期疗效。
  • GHK铜: 这种肽可以促进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的产生,改善皮肤状况,可局部或口服使用。

除了这些肽,Lee医生还提到了其他一些肽在治疗癌症和调节激素方面的应用。 他强调,许多肽并非直接治疗疾病,而是作为生物调节剂,优化身体机能,从而增强健康和延缓衰老。

结论:多管齐下,延缓衰老

血浆置换术、Muse细胞疗法和肽疗法代表了对抗衰老和增强健康的几种不同但互补的策略。 这些方法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未来,随着对这些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我们有望拥有更多有效的方法来延缓衰老,延长健康寿命。

The Biohacks Big Pharma Doesn’t Want You to Know: Plasmapheresis, Muse Cells &amp; Peptides

00:20 衰老的根本原因大多源于血浆中的分子,包括炎症、毒素积累和衰老细胞等。

01:35 血浆置换术是一种重要的创新疗法,尽管其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它并未被广泛应用于普通健康人群。

02:02 需要解释血浆置换术作为抗衰老疗法的科学起源。

02:18 古代的放血疗法和现代的血浆置换术都基于去除血液中“有害物质”的理念,但血浆置换术技术更先进,能有效分离血浆和血细胞。

03:06 血浆置换术最初用于治疗沃尔德伦-斯托姆病,该病因血液中免疫复合物导致血液粘稠而致死。

03:23 什么是血浆?

03:47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约占血液的45%。

03:59 血浆是血液中所有细胞生存和相互作用的环境,包含生长因子、细胞信号分子和营养物质等。

04:24 血浆是体内细胞间通讯的“高速公路”。

04:50 为什么我们要去除血浆并用白蛋白替代液?血浆中有什么有害物质?

05:09 年轻小鼠与年老小鼠连接的实验表明,去除年老小鼠血浆中的物质可以使其年轻化。

05:38 关于年轻小鼠使年老小鼠年轻化的实验,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去除年老小鼠血浆中的物质,而不是年轻小鼠血浆中的物质。

05:40 研究人员应该关注的是从年老小鼠体内去除什么物质,而不是年老小鼠或年轻小鼠体内有什么物质。

06:08 血浆中积累了导致炎症的细胞因子、毒素以及衰老细胞分泌的SASP等有害物质。

06:21 衰老细胞(僵尸细胞)会分泌炎性分子,加速衰老过程。

06:41 血浆中积累的炎症、毒素和受损蛋白等有害物质会加速衰老。

07:00 去除血浆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减缓衰老。

07:21 血浆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用于去除血浆中的有害物质。

07:46 血浆置换术是一种被低估的技术,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慢性疾病。

08:15 血浆置换术的治疗过程舒适安全,通过静脉注射去除少量血浆,然后将剩余的血细胞回输。

08:29 人们是否研究过被丢弃的血浆中含有什么物质?

08:58 被丢弃的血浆中含有与常规血液检测相同的物质,但血浆置换术可以完全去除这些物质。

09:10 血浆置换术可以有效去除体内的毒素。

09:34 血浆置换术可以降低体内的毒素水平,使身体有机会自我清洁。

09:55 血浆置换术如同身体的“换油”,可以改善身体功能。

10:08 一项德国研究表明,血浆置换术可以有效治疗新冠后遗症。

10:29 新冠后遗症患者常伴有针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自身抗体,导致各种症状,血浆置换术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抗体水平并改善症状。

10:55 许多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患有新冠后遗症,血浆置换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11:23 一项研究表明,所有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的免疫系统和炎症系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紊乱。

11:40 血浆置换术可能对新冠后遗症具有很好的治疗前景。

13:01 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各种组织的功能,但其在体外和体内的行为有所不同。

13:46 许多所谓的干细胞疗法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干细胞疗法,它们可能只具有抗炎作用,而非真正的组织再生作用。

14:14 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能分化成新的组织,但具有抗炎作用。

14:41 从自身脂肪或骨髓中提取的干细胞注射,主要起到抗炎作用,而非真正的组织再生。

15:20 间充质干细胞易于获取,且不会导致肿瘤。

15:43 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16:24 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结果不一致,因为大部分细胞在体内无法存活。

16:50 静脉注射的间充质干细胞大部分会滞留在肺部并死亡,导致临床试验结果不一致。

17:10 可以通过分离最佳干细胞群来提高干细胞疗法的疗效。

17:29 间充质干细胞有17个亚型,并非所有亚型都具有相同的疗效。

17:55 在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了Muse细胞,这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并且耐受恶劣环境。

18:15 Muse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所有类型的细胞,并且能够耐受恶劣环境。

18:40 Muse细胞能够在体内存活更长时间,并发挥其治疗作用。

18:48 通过细胞分选技术可以分离出Muse细胞,提高治疗效果的一致性。

19:14 Muse细胞已被用于治疗ALS、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并取得了积极的临床效果。

19:36 Muse细胞通过减少炎症、修复细胞功能和减少氧化应激来发挥作用。

20:00 Muse细胞的作用机制包括线粒体DNA转移和线粒体自噬。

20:12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可以使衰老细胞恢复年轻,但存在致瘤风险。

20:35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目前尚未用于临床应用。

21:00 Muse细胞比其他类型的干细胞更适合临床应用。

21:21 第一代干细胞疗法主要具有抗炎作用,而Muse细胞则能够更好地存活和发挥作用。

21:46 Muse细胞比传统间充质干细胞更容易进入循环系统。

21:58 Muse细胞可以用于局部注射或静脉注射。

22:26 静脉注射Muse细胞治疗ALS和中风的临床效果如何?

22:56 静脉注射Muse细胞治疗ALS患者可以改善吞咽和言语功能。

23:11 静脉注射Muse细胞治疗中风患者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工作能力。

23:36 静脉注射Muse细胞治疗中风患者可以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3:47 一项临床试验表明,静脉注射Muse细胞治疗中风患者可以逆转白发。

24:09 Muse细胞可能对哪些疾病有效?

24:33 衰老和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存在重叠,Muse细胞可以修复线粒体功能,从而改善代谢健康,治疗多种慢性疾病。

24:45 Muse细胞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因为它们可以修复线粒体功能,改善代谢健康。

25:14 Muse细胞可以改善代谢健康,从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

25:37 Muse细胞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将机体从促炎状态转变为抗炎状态。

</markdown>

D:2025.08.22<markdown>

对“生物黑客”的反思:为何它传递了错误的健康信息

引言:因“生物黑客”话题引发的个人反思

演讲者首先分享了一个个人轶事。他近期在一次纪录片访谈中再次被问及关于“生物黑客”(biohacking)的话题。他坦言,他的妻子曾向他指出,每当他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听起来像个“混蛋”,那种对该领域全然的鄙视之情溢于言表。妻子的反馈促使他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一碰到这个话题就会化身为“愤怒的家伙”。

一个价值70万美元基因疗法的案例

他回忆起访谈中被问到的具体问题:一个澳大利亚人为了追求永生,前往墨西哥接受了基于佛司他汀(Follistatin)的基因疗法,并为此花费了70万美元。访谈者认为这非常有趣,值得探讨。

演讲者解释说,正是这类事情让他感到恼火。他澄清,问题不在于那个人浪费了70万美元。当被问及提供这种疗法的人是否是“骗子”时,他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他表示,即便我们假设实施者真心相信他们的疗法有效,这也不是问题的关键。

生物黑客传递的错误信息之一:健康长寿是昂贵的奢侈品

演讲者阐述了他对这类事件感到困扰的第一个原因:它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即如果你负担不起70万美元的基因疗法,你的健康就没指望了。他斩钉截铁地表示,这是他听过的最荒谬的事情,并声称:“即使这个疗法只要7美元,我也不会去做。”

他解释说,这么做的原因在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疗法有效。他简要说明了佛司他汀的生物学原理:它是一种基因,能表达一种蛋白质,该蛋白质会抑制另一种名为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的蛋白质,后者在发育过程中会抑制肌肉生长。理论上,通过基因疗法增强佛司他汀,可以抑制肌肉生长抑制素,从而获得更大的肌肉。

他承认,虽然在动物实验中或许可以构建出支持这一理论的场景,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它在人类身上有效。更重要的是,他反问道:即使它真的有效,你真的需要花钱去做这个吗?还是只需要去健身房举重就够了?

生物黑客传递的错误信息之二(核心问题):分散对真正重要事物的注意力

这引出了他感到愤怒的第二个,也是更核心的原因:这些所谓的“生物黑客”技术分散了人们对真正重要事物的注意力。

他强调,那些对健康最有影响的事情,是你不需要花钱去做的。除了可能需要一张健身房会员卡,你不需要花钱去留心自己的饮食,不需要花钱去早点上床睡觉,也不需要花钱去实践睡眠卫生的原则,比如睡前两小时放下手机。

他认为,这些能最大程度“拨动指针”的基础性实践,成本相对低廉。因此,他对于那些充其量只能微乎其微地、以一种“待定”方式改善健康,最坏情况下甚至可能有害,并且显然耗资巨大的“生物黑客”手段感到非常恼火。

从极端疗法到日常补剂的延伸

他进一步将这个论点从70万美元的极端案例延伸到更普遍的现象,比如他经常被问及的各种补剂。人们在各种补剂上每月花费500美元,而这些补剂同样缺乏已证实的功效。

核心症结:浪费“心智带宽”而非金钱

演讲者在此澄清了他的核心立场。他表示:“我要明确一点,我反对的不是人们浪费金钱,我真正反对的是人们浪费‘心智带宽’(mind share)。”

他反对的是,人们认为做了这些事情,就可以替代那些真正重要、且已被证明重要的事情。

概率的鲜明对比:基础实践与生物黑客

他用概率论来强化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生物学不像数学那样有严格的证明,但从概率的角度看,拥有高的最大摄氧量(VO2 Max)、坚实的肌肉量、强大的力量、花时间在户外、与人保持社交联系等基础实践,能够延长你的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的概率,高到近乎100%。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在“生物黑客”领域被热议的、数不清的可疑补剂和疗法,其有益的概率“非常低,介于零和伊普西龙(Epsilon)之间,而伊普西龙是一个极小的数”。

对大众的误导

他承认,对于有足够财力和资源的人来说,他们当然可以去尝试这些东西。但他担忧的是,媒体和社群对这些行为的越多关注和报道,就越是在向那些可能没有这些资源的人传递一个信息:“嘿,那才是你应该关注的地方。”他认为,这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结语:为何我对“废话”和“胡闹”的容忍度极低

最后,演讲者回到了开头的个人反思。他希望以上的解释能够说明,为什么他在谈论“生物黑客”时会显得像个“混蛋”。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混蛋,只是对“废话和胡闹”(nonsense and buffoonery)有极低的容忍度。他承认这可能是他的一个弱点,但这类话题确实让他非常恼火,这也是为什么他一谈到这个话题就会变得不快。

**[Why biohacking sends the wrong messages about the pursuit of health and longevity](https://www.youtube.com/embed/QtYE-XV1bO0?si=S1jrrdr3WRFmwBdK&amp;autoplay=1)**

时长: 00:10:35

</markdown>

D:2025.08.22<markdown>

引言:血浆置换术——一种被低估的抗衰老疗法

血浆置换术的现状与潜力

演讲者首先介绍了血浆置换术(plasmapheresis),指出这是一种在医学界存在了数十年的创新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这种疗法通常只在学术中心针对罕见病例使用,并未普及到一般健康领域。尽管如此,围绕血浆置换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新冠长期后遗症(long COVID)以及延长寿命方面的研究却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从古罗马“放血”到现代血浆分离

历史渊源与技术进步

演讲者追溯了该疗法的思想起源,甚至可以上溯到古罗马的“放血疗法”(bloodletting)。古人相信许多致病物质存在于血液中,通过放血可以减轻病症。然而,由于血液中也含有大量必需物质,这种粗糙的方法效果不佳。现代的水蛭疗法在某些伤口愈合领域有所应用,但与血浆置换术无关。

现代血浆置换术的技术,即血液成分分离术(apheresis),最初是为了治疗一种名为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Wald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的疾病而开发的。该病会导致血液因免疫复合物过多而变得过于粘稠,从而堵塞血管。IBM的科学家们发明了能够将血浆(plasma)与血细胞分离的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

血浆的构成与功能

血浆——身体的“汤”与通信高速公路

那么什么是血浆呢?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约占血液总量的45%。如果将血液离心,会看到底部红色的红细胞层和上部白色的血浆层。血浆就像一锅“汤”,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所有血细胞都悬浮其中。

这锅“汤”里包含了生长因子、细胞信号分子、营养物质以及免疫系统的大量因子。因此,血浆是身体所有信号传递的载体,是连接各个器官(如肠道与大脑)的“通信高速公路”。

置换血浆的理由:清理有害物质

“换血”实验的启示

既然血浆如此重要,为什么还要将其取出并替换为白蛋白溶液呢?这要从一个经典的“联体共生”(parabiosis)实验说起。科学家将一只年幼小鼠和一只年老小鼠的循环系统连接起来,发现年老小鼠变年轻了,而年幼小鼠变衰老了。最初十年,研究人员试图在年轻小鼠的血液中寻找“年轻因子”,但并未成功。

直到一位参会者提出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你们看错老鼠了。重要的不是年轻小鼠血液里有什么,而是你们从年老小鼠血液里拿走了什么。”

血浆中积累的“衰老因子”

事实证明,随着年龄增长,血浆中会积累大量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是衰老的根本原因: 导致炎症的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 我们接触到的各种毒素。 衰老细胞(senescent cells,或称“僵尸细胞”)分泌的有害产物(SASP)。 受损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这些有害物质在血浆中循环,会造成更多问题,如慢性炎症和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身体机能衰退,生物学年龄加速老化。

血浆置换术:身体的“换油”

治疗过程与效果

因此,一个合理的推论是:如果身体自身的清除机制无法处理这些累积的有害物质,那么直接移除血浆会怎样?血浆置换术正是基于这一原理。该技术已在医院安全使用了五六十年,甚至用于药物过量等急症。

治疗过程非常舒适。患者只需坐着,通过手臂上的静脉留置针,血液被分次少量(约200毫升/次)抽出,通过一个大型离心机将血浆与血细胞分离。血细胞被输回体内,而被分离出的、充满有害物质的血浆则被丢弃。

临床证据:毒素清除与新冠后遗症治疗

演讲者指出,他们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检测,发现治疗前后尿液中的总毒性水平(包括霉菌毒素、重金属和微塑料)显著降低。这证明了血浆置换术能有效清除体内毒素,让身体的排毒系统有机会“赶上来”进行自我清理。他将此过程比作给汽车“换机油”。

他还引用了一项德国的研究,该研究使用血浆置换术治疗新冠长期后遗症。许多“长新冠”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自身抗体,导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认知问题等一系列症状。研究发现,血浆置换术能显著减少或消除这些自身抗体和炎症标志物,从而在临床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他认为,鉴于“长新冠”的普遍性,这项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疗法的现状与挑战

第一代干细胞疗法:主要起抗炎作用

演讲者接着讨论了再生医学领域的另一个热门话题——干细胞。他首先澄清了一个普遍的误解。目前在美国许多诊所提供的所谓“干细胞注射”(通常从患者自身的骨髓或脂肪中提取),并非真正的干细胞疗法。这些细胞被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SCs),它们不能分化成新的组织,其主要作用是抗炎。这一观点由最初命名MSCs的阿诺德·卡普兰(Arnold Caplan)教授亲自提出。虽然抗炎本身有益,但这与人们期望的“组织再生”相去甚远。

第一代疗法的核心困境:细胞存活率低

即便是使用真正的、经过培养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也面临一个巨大挑战:当这些细胞被注入体内,特别是通过静脉注射时,绝大多数会被困在肺部并迅速死亡。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十几年干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结果非常不一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代干细胞疗法:Muse细胞的发现与优势

Muse细胞的独特性质

然而,现在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日本的科学家出泽真理(Mari Dezawa)教授发现了一种名为“Muse细胞”的特殊干细胞。Muse是“多向分化应激耐受细胞”(Multilineage-differentiating stress-enduring cells)的缩写。

这种细胞具有两大独特优势:

  1. 多能性(Pluripotent): 它们可以分化成体内超过200种的所有细胞类型。
  2. 应激耐受(Stress-enduring): 它们能耐受恶劣环境,不会在注入体内后立即死亡。

研究表明,与传统MSCs相比,Muse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比例要高出10到15倍

Muse细胞的临床应用与惊人效果

由于其高存活率和强大的再生潜力,Muse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效果。 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一位接受治疗的ALS患者,在一次静脉注射后,其吞咽和言语功能得到了改善。 中风(Stroke): 临床试验显示,30%的残疾中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能够重返全职工作,另外70%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显著改善。 意外发现:白发逆转: 在中风临床试验中,一个意外的发现是,25%的患者出现了白发逆转的现象。

Muse细胞的广泛应用潜力

演讲者解释说,Muse细胞之所以能对如此多样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病、肺病、心脏病、痴呆症)产生效果,是因为它们能作用于衰老和慢性病的共同根源——代谢紊和慢性炎症

其关键作用机制包括: 修复线粒体: 通过线粒体DNA转移和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来修复受损的线粒体,从而恢复细胞的代谢健康。 免疫调节(Immunomodulation): 它们能够“重新编程”免疫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macrophages),将其从促炎状态转变为抗炎状态。

干细胞、外泌体与多肽:再生医学的前沿工具

干细胞的作用机制:分泌体与外泌体

演讲者进一步解释了间充质干细胞(即使是第一代)的作用机制。它们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直接变成新的组织细胞,而是主要通过其“分泌体”(secretome)来发挥作用。分泌体是干细胞释放的信号分子的总称,包括微小RNA、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

这引出了另一个前沿概念——外泌体(exosomes)。外泌体是干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有效信号物质。因此,可以直接分离并注射这些外泌体,以达到类似干细胞的治疗效果,且更安全、成本更低。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信的载体,其谱系变化也正在成为疾病诊断的新工具。

多肽:身体的信号分子

接下来,演讲者介绍了多肽(peptides)。他将多肽比作“按门铃”的信号分子,它们是短链的氨基酸,能与细胞受体结合,触发特定的生理反应。人体自身能产生约30万种多肽,调节着从免疫到修复的各种功能。

他列举了几种热门的多肽及其应用: BPC-157: 被称为“金刚狼多肽”,源于胃液,具有强大的组织修复能力。他分享了用它治愈儿子ITB损伤的经历,以及一项著名的切断大鼠跟腱后通过腹部注射BPC-157使其在一个月内恢复行走的研究。其机制之一是激活生长激素受体。 Thymosin Alpha-1: 源于胸腺,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他分享了用它迅速治愈妻子感冒的经历,并建议在感觉即将生病时使用。 Epitalon: 源于松果体,被誉为“让你更年轻的多肽”。它能开启细胞周期,促进细胞自我复制和修复。他观察到,每年使用两次、每次10天的周期性治疗,可以重置松果体功能、改善睡眠、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药物需求,甚至恢复绝经后女性的月经周期。

GHK-Cu(铜肽): 是胶原蛋白分解的天然产物,能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更多的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它既可以局部涂抹(演讲者本人每天使用),也可以注射,具有改善皮肤和关闭癌基因等作用。他分享了用多种多肽组合为患癌的父亲延长了八个月高质量生命的感人故事。

PT-141与催产素: 用于改善性欲和性功能。

演讲者强调,这些多肽是生物同质分子(bioidentical molecules),与干扰身体通路的药物不同,它们是支持身体自身功能的调节剂。

</markdown>

D:2025.08.22

<markdown> </markdown>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