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碳水化合物
<markdown>
**碳水化合物对健康的影响:利弊权衡**
@Brian Gryn : 我认为碳水化合物并非健康饮食的敌人。事实上,它们对于维持血糖氧化、提升新陈代谢率、支持甲状腺健康以及降低皮质醇水平至关重要。许多人认为碳水化合物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血糖飙升,但事实并非如此。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能为身体提供优质燃料,改善能量水平,增强认知功能和运动表现。 我的观点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碳水化合物是葡萄糖氧化的关键,而葡萄糖氧化是线粒体产生能量的关键过程。如果只依赖脂肪酸作为燃料,新陈代谢率可能会下降,能量密集型过程(如维持体温或肌肉修复)会受到影响,关键功能(如激素产生)也会受到抑制。 其次,碳水化合物对甲状腺功能至关重要。甲状腺是新陈代谢的主要调节器,需要足够的葡萄糖和糖原才能最佳运作。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影响甲状腺健康,导致T3激素减少,从而导致新陈代谢迟缓、体重增加以及类似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 最后,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避免应激反应,为肝脏提供糖原,帮助甲状腺产生重要的激素,并防止皮质醇等压力激素的过度产生。长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增加皮质醇水平,因为身体会通过糖异生作用来维持血糖水平。高皮质醇水平会导致失眠、恢复不良和免疫抑制。 因此,我建议人们不要完全避免碳水化合物,而应该在饮食中保持所有宏量营养素的平衡。如果长期实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想要重新引入碳水化合物,应该循序渐进,从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开始,例如白米饭或纯糖水,然后逐渐增加营养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例如水果和蔬菜。同时,要根据自身感受、活动水平和情绪调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Episode 442 - Carbs are not the enemy. Here's why
**Timeline**
◉
01:19 碳水化合物并非敌人,它们对血糖氧化、新陈代谢、甲状腺健康和降低皮质醇水平至关重要。
◉
01:51 本期播客将概述碳水化合物的益处,包括优化葡萄糖氧化与脂肪酸氧化、支持甲状腺功能以及如何逐步将碳水化合物重新引入饮食中。
◉
02:20 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的主要燃料,能改善能量水平、认知功能和运动表现。
◉
03:16 葡萄糖氧化是身体产生能量的关键过程,碳水化合物能保证其效率。
◉
03:38 仅仅依靠脂肪酸作为燃料可能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能量消耗增加以及激素分泌受抑制。
◉
04:02 摄入碳水化合物能维持葡萄糖氧化作为主要的能量途径,保持能量稳定和新陈代谢率提高。
◉
04:26 虽然身体可以通过糖异生作用产生葡萄糖,但这会给身体带来压力并增加压力激素。
◉
04:49 长期不吃碳水化合物会使身体进入能量守恒模式,导致疲劳、恢复不良和表现下降。
◉
05:15 碳水化合物对甲状腺功能至关重要,因为甲状腺是新陈代谢的主要调节器。
◉
05:38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影响甲状腺健康,导致新陈代谢迟缓、体重增加以及类似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
◉
05:59 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避免应激反应,为肝脏提供糖原,帮助甲状腺产生重要的激素,并防止皮质醇等压力激素的过度产生。
◉
06:15 慢性高皮质醇水平有害健康,会扰乱睡眠、增加炎症并促进脂肪储存。
◉
06:39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增加皮质醇水平,因为身体会通过糖异生作用来维持血糖水平。
◉
06:57 长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降低产生细胞能量的能力,导致肌肉流失和新陈代谢下降。
◉
07:14 均衡的饮食应该包含所有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
◉
07:40 如果长期实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想要重新引入碳水化合物,应该循序渐进,从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开始。
◉
08:05 重新引入碳水化合物时,应从少量开始,并注意身体的反应。
◉
08:55 重新引入碳水化合物时,应根据自身感受、活动水平和情绪调整摄入量。
◉
09:14 均衡的饮食,而不是完全避免某种宏量营养素,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markdown>
Edit:2025.08.25<markdown>
脂肪还是燃料?你的身体如何真正处理碳水
碳水化合物:饮食中的爱恨交织
碳水化合物,一种在饮食中引发爱恨情仇的物质。前一分钟,它们还在为奥运健儿提供夺冠的能量;下一分钟,却被指责为导致体重增加、糖尿病及诸多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那么,关于碳水化合物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你到底需要多少?完全不摄入碳水是否可行?果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碳水真的有好坏之分吗,还是说它们都坏到人人都该考虑酮食饮食?
显然,围绕碳水的困惑与争议颇多。因此,我们将通过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系列视频,深入探讨所有这些问题,旨在提供尽可能准确的信息,以便你能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佳的饮食决策。今天,我们将首先探讨碳水化合物的不同类型,以及身体分解和吸收它们的具体过程。我们还将讨论果糖的本质及其在体内的真实去向,分析碳水是否真的会导致体重增加,并深入了解其潜在的有害影响。这一切都将为下一部分的内容奠定基础,届时我们将探讨你究竟需要多少碳水,能否完全脱离它们生活,以及不同形式的运动如何影响碳水代谢,甚至包括酮食饮食。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本质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的分子,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并以不同形式出现。理解这些形式对于弄清身体如何处理和利用碳水至关重要。
单糖:最基础的单位
单糖(Monosaccharides),其中“mono”意为“一”,“saccharide”指代糖,因此它是一个糖分子或一个糖单位。食物中常见的单糖包括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和半乳糖(galactose)。
双糖:两个单位的结合
双糖(Disaccharides)是两个糖单位,或者说两个单糖分子结合而成。食物中的双糖包括蔗糖(sucrose)、乳糖(lactose)和麦芽糖(maltose)。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糖,即蔗糖,是由一个葡萄糖和一个果糖分子结合而成。牛奶中的乳糖则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结合而成。相对少见的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构成。
多糖:葡萄糖的长链
多糖(Polysaccharides),其中“poly”意为“多”,本质上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连接成的长链。在食物中,它们以直链淀粉(amylose)和支链淀粉(amylopectin)的形式存在,有时统称为淀粉。此外,多糖还包括纤维,但人体缺乏分解纤维的酶。我们的身体还会储存另一种名为糖原(glycogen)的多糖,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我们稍后会详细讨论肌肉糖原的储存。
“好碳水”与“坏碳水”的标签
人们常常在此时开始给碳水贴上“好”或“坏”的标签。单糖和双糖通常被称为简单糖或简单碳水,它们能被迅速消化吸收。正因如此,它们有时被标记为“坏”碳水,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血糖(后文将称为血糖葡萄糖水平)急剧飙升。
多糖则常被称为复杂碳水化合物,因为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吸收。由于这种缓慢而持续的释放过程,它们不像简单碳水那样容易引起血糖水平的剧烈波动,因此有时被认为是“好”碳水。但我们将发现,这种“好”与“坏”的标签其实颇为短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探究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最终命运。
你会发现,无论你吃的是哪种类型的碳水——是来自蔬菜或全谷物的多糖,还是来自水果或食糖的双糖——所有这些碳水化合物最终都会变成完全相同的东西。
碳水的消化、吸收与转化
让我来解释“所有碳水化合物最终都会变成完全相同的东西”这句话的含义。你的身体只能吸收单糖,也就是单个的糖分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因此,如果你摄入的是单糖,身体基本无需消化,它们会直接通过小肠被吸收。然而,我们饮食中的大部分碳水是以双糖和多糖的形式存在的,所以身体必须先将它们分解成单个的单糖才能吸收。
从口腔到小肠的分解之旅
假设我们吃了一顿富含碳水的奇特餐食:一些含有蔗糖的食糖,一种来自土豆的复杂碳水化合物直链淀粉,再加上一些含有乳糖的酸奶。当这些碳水进入口腔后,消化过程便开始了,包括牙齿咀嚼的机械消化和唾液中酶的化学消化。
随后,这些碳水被吞咽,经过食道进入胃部。胃像一个肌肉搅拌机,将所有食物混合在一起。但对碳水而言,下一个主要的消化环节发生在消化道的下一部分——小肠。
小肠中含有专门分解特定碳水化合物的酶。例如,一种名为蔗糖酶(sucrase)的酶会将蔗糖分解成单个的葡萄糖和果糖分子。我们还有乳糖酶(lactase),它能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顺便一提,如果一个人体内乳糖酶分泌不足,他们消化乳糖的能力就会受限,从而可能导致乳糖不耐受。未被分解吸收的乳糖会进入大肠,最终引发腹胀、腹痛,甚至可能产生恶臭的气体和腹泻。
现在回到直链淀粉,这种复杂碳水化合物或多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长链。我们有特定的酶可以切断这些连接,释放出单个的葡萄糖分子。由于多糖比双糖大得多,分解过程需要更长时间。因此,你可以理解为什么多糖或复杂碳水化合物能提供更缓慢、持续的能量释放,并且不会像蔗糖和乳糖那样的双糖一样导致血糖急剧升高。
但你会发现,在我们这顿奇怪的餐食经过消化后,小肠中只剩下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吸收与进入血液
现在,这些单糖可以被吸收了。它们的吸收方式略有不同,但最终每一种单糖都会穿过肠道细胞,进入血液。这些单糖中绝大部分是葡萄糖,因为它构成了直链淀粉的100%,并占据了乳糖和蔗糖的一半。
一个有趣的解剖学事实是,小肠通过一个名为肠系膜(mesentery)的黄色组织连接到后腹壁。肠系膜中包含一个庞大的血管网络,碳水化合物正是通过这个网络被吸收的。所有来自消化道的、携带单糖的血管,最终都会汇入一条名为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的大静脉。
肝脏:所有碳水的终极转化中心
“Hepatic”意为与肝脏相关。因此,所有这些单糖在进入全身循环之前,必须首先经过肝脏。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肝脏非常擅长捕获所有的果糖和半乳糖。在允许它们进入全身循环之前,肝脏会将这两种单糖全部转化为葡萄糖。
这最终解释了为什么所有碳水化合物的终点都是一样的。无论你摄入何种形式的碳水,如果其中含有葡萄糖,它无需在肝脏中转化。但如果含有果糖或半乳糖,它们会在进入全身循环前被转化为葡萄糖。所以,最终的产物永远是葡萄糖。我们从不测量血液中的果糖或半乳糖水平,我们测量的是血糖葡萄糖水平。
重新审视“坏糖”:高果糖玉米糖浆与蔗糖
这一切对于那些市面上的简单糖意味着什么呢?例如,高果糖玉米糖浆真的那么糟糕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其原因何在?是因为它含有更多果糖吗?可我们现在知道,果糖最终也会被转化为葡萄糖。
另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人们常说食糖(蔗糖)对身体有害,甚至有人称其近乎“毒药”。但你的身体无法区分一个来自食糖的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来自所谓“超级食物”蔬菜的葡萄糖分子。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特性完全相同。因此,来自蔗糖的葡萄糖分子并不会比来自超级食物的葡萄糖分子更有“毒性”。
在那些讨厌糖的人在评论区攻击我之前,我需要澄清:我并非在说食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浆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它们确实有很多缺点,限制摄入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我只是认为,简单地将这些双糖或简单糖标记为“完全有害”并直接伤害身体是短视的,因为事实并非如此,情况要复杂得多。
简单糖的适用场景
诚然,食糖和其他简单糖确实容易导致血糖水平飙升,尤其是在单独摄入时。通常情况下,我们大部分的碳水摄入应来自全食物来源和复杂碳水化合物,以实现葡萄糖缓慢、稳定、持续地释放入血。
然而,在体育运动、竞技甚至医疗情境中,有时确实需要通过简单糖快速将葡萄糖送入血液。如果一个病人因低血糖(血糖水平过低)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濒临昏厥,我们肯定会希望用简单糖尽快提升其血糖。
一个正在跑马拉松的运动员,在第22英里时糖原储备耗尽,并计划在最后几英里加速超越对手,他们很可能会在比赛中摄入简单糖,因为他们迫切需要尽快将葡萄糖送入血液,供肌肉使用。
另一个例子是,如果某人一天内有不止一场比赛,或者一天训练两次。在第一次活动或训练后,他们肌肉中的糖原储备可能已大量消耗。因此,他们可能会在训练后立即摄入简单碳水,以尽快补充糖原,为当天晚些时候的第二场活动做好准备。当然,他们可能也会搭配复杂碳水,以更充分地填满糖原储备。
关键在于,在某些情况下,碳水吸收的速度和时机非常重要,简单碳水在这些特定场景下是有益的。但需要重申,这不应成为一个人碳水摄入的主体。大部分碳水应来自全食物来源的复杂碳水化合物。
简单糖的主要弊端:过量摄入的风险
这就引出了简单糖的另一系列缺点。简单糖常被称为“空热量”,意味着你从中得到的只有热量。相比之下,许多未经加工的全食物复杂碳水化合物来源,除了热量,还提供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由于含有纤维等额外成分,复杂碳水化合物通常能让你在更长时间内感到饱腹。
这又引出了简单糖的下一个缺点:我们可以吃下大量的简单糖却不觉得饱。总的来说,我们的社会确实消费了大量的简单糖,这可能是糖最大的负面影响。许多食物中都添加了额外的糖分。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它的味道,但它增加了不必要的热量,并可能增加对糖的渴望,导致摄入更多。
举个例子,如果你和朋友家人外出就餐一小时,期间续杯三次。如果喝的是水,这三杯水不会增加任何额外热量。但如果喝的是三杯苏打水,比如我最喜欢的根汁汽水,这就会轻易地为这顿饭增加额外的热量,而你可能并不会因此感到更饱。这还不包括食物中可能添加的糖分。
碳水如何储存:从糖原到脂肪
这就是摄入过多碳水的主要问题所在,而这通常源于摄入过多的糖。你很容易陷入热量盈余,然后体重迅速增加,增加的部分主要是脂肪。这与我们现代社会中许多健康问题相关,如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潜在的炎症性疾病,甚至某些癌症。
但这里需要做一个重要的区分:这是碳水化合物的间接后果,而非其直接的“毒性”作用。你的身体天生就能处理和储存一定量的碳水,而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健康后果。
碳水的“油箱”理论
人们常说“碳水会被储存为脂肪”,但这在初期并非事实。有趣的是,你吃下去的脂肪,无需任何改造就会被储存为脂肪,因为它本身就是脂肪。但对于碳水化合物,它们只有在你填满了所谓的“碳水油箱”之后,才会被储存为脂肪。
你的主要“碳水油箱”包括肝脏和骨骼肌。摄入碳水后,一部分会立即被输送到某些细胞中用作能量。但你的肝脏有能力将多余的碳水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糖原是葡萄糖的储存形式,是一种多糖。肝脏大约可以储存90到100克糖原。
你的肌肉可以储存更多,大约400克糖原。这很有道理,因为在某些形式的运动中,肌肉主要利用碳水。将碳水直接储存在肌肉中,肌肉可以轻松地分解糖原,利用这些葡萄糖分子来产生ATP(能量)。
只有当你完全填满了肝脏和骨骼肌的糖原储备后,多余的碳水才会被转化为脂肪,并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储存起来。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长期过量摄入碳水,脂肪组织会持续增加,直到出现那些不良的健康状况。
但这再次说明,这是一个过量的问题,而不是碳水本身就有害。许多运动员可以摄入大量的碳水,却不会增加多余的脂肪,也不会因此产生负面的健康后果,主要有两个原因:
- 持续的运动增加了肌肉的糖原储存能力。一个经常锻炼的人可以在肌肉中储存更多的碳水,然后才开始转化为脂肪。
- 运动不断消耗糖原储备。所有的锻炼和训练课程都在不断消耗他们肝脏和骨骼肌中的糖原。然后他们通过摄入碳水来补充,接着再次消耗,再补充。总的来说,他们从未达到过量摄入的程度,因此碳水不会被转化为脂肪。
最终的问题与展望
这就引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到底需要多少碳水?在某些情况下,你是否可以完全不吃碳水?
这就是我们为本系列第二部分留下的悬念。在下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影响你碳水需求的因素,这不仅取决于你的体力活动水平,还取决于你参与的运动类型。我们还将再次讨论是否存在可以不吃任何碳水的情况,这自然会引向酮症和酮食饮食的话题,以及运动员和锻炼者是否能在这类饮食模式下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