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汉斯 阿马托 Hans Amato 博主

<markdown>

汉斯首先对卢卡斯的邀请表示感谢,并回忆起两人六年前在Ray Peat Forum上的联系。他提到,当时他们都在这个论坛上浏览彼此的帖子,而卢卡斯对汉斯分享的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尤其是与乔治·丁科夫(Georgie Dinkov)讨论的相似话题。当卢卡斯问及他是如何进入Ray Peat Forum以及健康优化领域时,汉斯解释说,他最初对健美很感兴趣,因此发现了文斯·吉拉诺(Vince Gironda)。文斯的方法让他耳目一新,比如大量食用鸡蛋、补充干燥肝脏等,这些都是他第一次听说的新奇概念。他开始研究文斯使用的麦胚油和维生素E提取物,觉得很有意思。这引导他发现了乔治的产品Tokivit,并因此进入了Ray Peat Forum。他被论坛上的内容吸引,开始深入阅读乔治和Ray Peat的帖子。这个过程对他来说是一条陡峭的学习曲线,尤其是他对健康和睾酮的兴趣让他沉浸其中,花了几年时间吸收和消化这些知识。

卢卡斯提到Ray Peat Forum讨论的话题在其他健康论坛中几乎无人提及,觉得这些内容既酷炫又独特。汉斯对此表示认同,他说每次试图寻找其他论坛时,都觉得它们很无趣,最终还是回到Ray Peat Forum,因为那里的内容在当时感觉像是最前沿的。卢卡斯接着问,在早期是否有某个特定的生物路径让他感到震惊,比如与血清素、多巴胺或甲状腺相关的内容。汉斯回答说,他特别欣赏Ray Peat和乔治对激素的关注。当时他发现,许多健康领域的专家很少讨论雄激素,而Ray Peat和乔治会提到睾酮和DHT(二氢睾酮)。这与他自己的兴趣高度契合。他们还将这些激素与肠道、甲状腺、雌激素和线粒体等其他系统联系起来,让他意识到不能只关注单一方面,必须全面理解身体的运作。

当卢卡斯请汉斯为听众解释血清素周围的常见误解时,汉斯说,初入Ray Peat Forum时,他对血清素有偏见,认为它是有害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事情并非黑白分明。血清素有超过14种受体,其合成和分解酶在不同脑区的作用不同。简单地说“血清素不好”是不准确的。他更倾向于关注可测试的指标,比如使用SSRI(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或色氨酸来观察反应,但即使这样也因个体差异而显得主观。他还提到,不同的SSRI对身体有不同影响,增加了复杂性。后来,他对血清素的兴趣减弱,因为它太复杂且难以直接测试。他进一步提到,他研究了富含血清素的食物(如番茄、菠萝、香蕉)的影响。比如,一项研究显示,吃三根香蕉后,尿液中血清素代谢物增加四倍,但血液中没有变化,说明消化道中的酶分解了血清素。这让他认为不必过于担心这些食物。他还发现,有些人服用高剂量色氨酸(高达6克)后感觉良好,甚至兴奋,这进一步改变了他对血清素的看法,从最初的“妖魔化”转为认为它并非绝对有害。

卢卡斯提到汉斯多年来进行了许多饮食实验,请他分享一些N=1(单一案例)的经验。汉斯说,在Ray Peat Forum早期,他的生活压力很大,环境也不理想,导致健康问题。当时,淀粉类食物(如米饭、土豆)会引发免疫反应,出现头皮屑、脑雾等问题。他发现肉类和蜂蜜的饮食对他有效,但由于蜂蜜太贵,他只能忍受土豆带来的副作用。后来经济改善后,他尝试了无淀粉饮食,效果很好。卢卡斯对此深有共鸣,他也发现淀粉(如土豆淀粉、玉米淀粉)让自己感到疲劳。他问汉斯为什么会这样。汉斯认为,当时他的健康状况不佳,尤其是肠道问题导致无法耐受淀粉。如今,他改善了氧化应激和炎症后,可以正常食用淀粉而无副作用。他建议通过减少炎症和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肝脏、蛋黄、肉类)来恢复身体机能。

汉斯强调测试的重要性。他曾做过有机酸测试,发现尽管感觉良好,但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NAC、谷胱甘肽)水平偏低。他还关注肝脏健康,认为即使肝酶正常,也可能存在潜在问题。他推崇动物来源的抗氧化剂(如肌肽、β-丙氨酸)而非植物性的,认为这些更有效。卢卡斯问及淀粉引发的免疫反应是否与内毒素有关。汉斯澄清,内毒素(脂多糖)并非单一物质,不同细菌产生的脂多糖效果不同。有些(如E. coli产生的)具有强炎症性,而其他(如Akkermansia产生的)可能有益。他批评Ray Peat Forum上的一些研究方法(如直接注射内毒素)不反映生理情况,指出肠道健康的关键在于有益物质和有害物质的平衡。

卢卡斯提到他受益于生胡萝卜沙拉和乳铁蛋白,问汉斯对这些干预措施的看法。汉斯说,乳铁蛋白由中性粒细胞分泌,能减少炎症,他曾推荐给中性粒细胞偏低的人,效果显著。他个人更青睐活性炭,认为它比胡萝卜沙拉更有效。关于禁食,他认为禁食减少肠道食物摄入,从而降低内毒素生成,并提到尿苷水平升高可能是禁食带来精神清晰的原因。他建议活性炭使用时应与食事隔一小时,以免吸附有益物质,且需足够剂量(如一茶匙)而非低剂量补充剂。

对话转向雄激素,卢卡斯请汉斯谈谈DHT(二氢睾酮)的重要性及有趣事实。汉斯说,DHT是效力最强的激素,因结构与睾酮不同,对身体有独特影响。它比睾酮少10倍,但效力强10倍,优化DHT能显著增强雄激素效应。他提到,使用非那雄胺(Finasteride)的人可能因组织中DHT降低程度不同而有不同反应,但补充DHT通常会带来明显益处。卢卡斯问及饮食如何优化DHT。汉斯说,DHT来自睾酮和DHEA,需确保两者水平充足,同时保持游离睾酮比例(约2%)并优化5α-还原酶。他提到坚果、种子和多不饱和脂肪可能抑制5α-还原酶,而甘氨酸、肌酸、咖啡因等可促进其活性。

卢卡斯询问高DHT水平是否与良好感觉相关。汉斯说,DHT主要影响神经系统,提升动机和性功能,但对性欲的增强需结合雌激素。他提到一些人在X平台上实验DHT庚酸酯,效果包括代谢率加快和健康改善。卢卡斯提到有人认为DHEA会增加雌激素,询问汉斯的看法。汉斯认为这是误解,研究显示年轻人补充DHEA倾向于转化为DHT,老年人可能略增雌酮而非雌二醇,个体差异需通过测试确认。他补充说,口服DHEA生物利用率低(约3%),需较高剂量,并需测试调整。他提到自己使用孕烯醇酮(Pregnenolone)时效果明显,根据个体情况可能选择DHEA或孕烯醇酮。

卢卡斯感叹激素优化的复杂性,汉斯同意并强调,即便是专家也无法完全掌握所有路径。他建议从减少氧化应激和增加营养密集食物入手,结合测试制定个性化方案。谈到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汉斯说其水平需适中,过高或过低都不理想。他指出,游离睾酮只是估算值,DHEA等其他激素也会影响SHBG,关键是关注整体健康而非单一指标。

卢卡斯提到他和汉斯都喜欢碳水化合物,认为其抗压作用显著。汉斯解释,碳水化合物对抗皮质醇,当身体缺乏碳水时,皮质醇会分解肌肉以供能。他在压力大时需300克碳水才能感到正常,随着健康改善,需求减少至50-100克。卢卡斯问及汉斯为何重视体温。汉斯说,甲状腺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协同维持体温,体温低与睡眠差、焦虑等相关。他通过增加体温(如晒太阳、吃碳水)改善了这些症状,但警告热潮红可能是压力反应。他提到铁缺乏也影响体温,因其是ATP生成酶的辅因子。

汉斯说,他通过吃牛心补充铁和锌,发现锌铁比例对调节很重要。他最推崇肝脏,因其富含微量营养素,近期重新食用鸡肝后迅速恢复状态。卢卡斯问,若每天吃300克肝脏,维生素A是否会影响甲状腺。汉斯说,身体能调节天然来源的维生素A吸收,毒性通常因过量补充剂而非食物引起。他批评维生素A社区的臆测,建议关注相关健康标志而非单一营养素。

卢卡斯提到自己减少锌补充,因无缺乏时额外摄入无益。汉斯同意,除非有重金属毒性或高铁问题,食物中的锌通常足够,补充应针对具体需求。他列出必备食物清单:红肉、奶制品、蛋黄、牡蛎和肝脏,强调动物性食物的营养密度,并建议避免引发炎症的食物如淀粉。关于碳水来源,他说只要不引发副作用即可(如米饭、土豆、果实)。对于浆果,他认为其碳水含量低,非必需品,身体更需要锌、硒等而非多酚。

卢卡斯分享自己探索激素感受的经历,汉斯说他也在实验,目前使用DHEA和雄酮(Androsterone),计划2025年测试DHT相关化合物,追求“增强自然”(enhanced natty)的状态。他提到曾使用过的草本(如布特亚·苏佩巴)和生物相同激素,旨在比较其效果并为他人提供建议。他鼓励听众在X平台关注他(Hans Amato),并加入其Testo Tribe社区获取帮助,包括实验室分析和课程推荐。最后,他感谢卢卡斯的邀请,表示这次对话非常有趣,并期待未来再次合作。


总结

汉斯在播客中分享了他从健美爱好者到健康优化专家的转变历程,深入探讨了血清素、DHT等激素的复杂性,以及通过饮食实验(如无淀粉饮食、肝脏摄入)和测试优化健康的经验。他强调个体化方案的重要性,反对教条主义,并推崇动物性食物和减少氧化应激的策略,为听众提供了实用且科学的健康建议。

</markdown>

D:2025.03.30<markdown>

**02:44**

Lucas Owen向听众问好,并提到本期嘉宾是Testo Nation的创始人兼CEO Hans。他回忆两人六年前在Raypeat论坛相识,并对Hans的健康优化见解表示钦佩。

**​03:10**

Hans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研究健美运动员Vince Gironda的饮食方法(如摄入生鸡蛋和干燥肝脏)进入健康领域,并最终接触到Ray Peat和Georgi Dinkov的理论。

**​04:05**

Hans解释,早期他倾向于将血清素视为有害物质,但深入研究后发现其作用复杂,不能简单定性。他举例说明,尽管香蕉富含血清素,但食用后血液中的血清素水平并未显著升高,因为消化系统会分解大部分血清素。

**​05:39**

他提到自己曾因代谢问题无法耐受淀粉类食物,但通过优化抗氧化状态、肝脏健康和肠道功能,最终改善了消化能力。

**​06:35**

Hans强调,理解身体系统需要整体视角,例如肠道健康与激素、线粒体功能等密切相关。

**​07:09**

他详细探讨了血清素的争议,指出其受体类型多样,且不同脑区浓度差异显著,因此简单断言“血清素有害”并不科学。

**​09:56**

他引用一项研究:受试者食用三根香蕉后,尿液中的血清素代谢物激增,但血液水平未变,说明食物中的血清素未必直接影响体内平衡。

**​10:59**

Hans总结,对血清素应保持开放态度,避免教条化结论,并举例早泄患者可能从适量补充中受益。

**​11:20**

他分享个人饮食实验,如无淀粉饮食和增加动物肝脏摄入如何显著改善他的精力和认知功能。

**​12:42**

Lucas Owen赞同Hans的观点,并提到自己同样对淀粉敏感,尤其是加工淀粉(如木薯淀粉)会导致疲劳。

**​13:31**

Hans分析,淀粉不耐受可能源于肠道菌群失衡或消化酶不足,建议优先解决氧化应激和炎症问题。

**​15:27**

他推荐乳铁蛋白(lactoferrin)作为抗炎补剂,并解释其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功能来支持免疫系统。

**​16:13**

关于内毒素(endotoxin),他指出不同细菌产生的脂多糖(LPS)毒性差异巨大,而论坛中许多结论基于非生理性实验(如直接注射E. coli毒素),因此需谨慎参考。

**​17:56**

他强调,优化消化效率(如避免未消化食物进入结肠发酵)对减少炎症至关重要。

**​19:32**

Lucas Owen询问空腹是否因减少内毒素而提升脑力,Hans赞同并补充空腹可能通过增加尿苷(uridine)水平增强认知。

**​20:55**

Hans推荐活性炭(activated charcoal)作为毒素吸附剂,建议餐前1小时或餐后2-3小时服用以避免营养干扰。

**​23:17**

话题转向雄激素。Hans解释DHT(二氢睾酮)因其结构差异比睾酮更具效力,且对神经功能、性欲和代谢有独特影响。

**​24:41**

他批评非那雄胺(Finasteride)等DHT抑制剂的研究局限性,指出其副作用因人而异,取决于组织中的DHT降低程度。

**​25:36**

Hans建议通过优化睾酮和DHEA水平来自然提升DHT,而非依赖补剂。

**​27:33**

他列出5α-还原酶抑制剂(如坚果中的β-谷甾醇),但强调日常饮食中多不饱和脂肪的影响可能被夸大。

**​28:41**

Lucas Owen询问高DHT者的体验,Hans回应称DHT更偏向“神经类固醇”,能增强思维清晰度和动力,但需与适量雌激素协同维持性欲。

**​30:29**

关于DHEA,Hans反驳“DHEA增加雌激素”的误解,指出年轻男性更易将其转化为DHT,而老年人可能生成少量雌酮(而非雌二醇)。

**​31:48**

他提到DHEA口服生物利用度仅约3%,建议根据血液检测调整剂量(年轻人25-50mg/天,老年人可达100mg)。

**​32:57**

Hans认为孕烯醇酮(pregnenolone)效果个体差异极大,部分人可能因转化为孕酮而感觉镇静。

**​34:06**

他坦言激素系统极为复杂,无法通过简单“数值优化”获得完美状态,需结合整体健康策略。

**​35:10**

关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他指出游离睾酮计算方式的局限性,并强调需综合评估胰岛素、甲状腺功能等指标。

**​37:06**

Lucas Owen调侃“没有碳水的人生不完整”,Hans解释碳水化合物是皮质醇的天然拮抗剂,代谢健康者更能适应低碳饮食。

**​38:40**

他详述低碳饮食如何通过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升高细胞内皮质醇,导致焦虑和体温下降。

**​39:31**

Hans提出体温作为代谢健康的代理指标——甲状腺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协同维持体温,低温常伴随疲劳、情绪问题。

**​41:25**

他举例缺铁可能通过影响ATP酶功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补充铁剂后改善。

**​42:36**

Hans回忆自己曾因朋友患血色素沉着症而过度规避铁,结果导致贫血,后通过食用牛心(富含血红素铁)恢复。

**​44:03**

他分享“牡蛎实验”:每日15只牡蛎的高锌摄入显著降低血清铁蛋白(ferritin),印证锌铁比例的重要性。

**​45:35**

Lucas Owen称赞动物心脏(如鸡心、牛心)的雄激素效应,Hans赞同并推荐肝脏为必备食物。

**​46:48**

关于维生素A争议,Hans指出肝脏中的维生素A吸收受机体调节,天然来源的毒性风险远低于补剂,且需结合锌、B12等协同营养素评估。

**​49:22**

他反对盲目补锌,认为优先应通过肉类、鸡蛋等食物摄入,除非存在吸收障碍(如肠道炎症)。

**​50:59**

Hans列出五大必备食物:红肉、乳制品、蛋黄、肝脏和牡蛎,强调避免致炎食物比追求“超级食物”更重要。

**​52:41**

对于浆果(如蓝莓),他认为其抗氧化价值可被牛磺酸、肌肽等动物营养素替代,且碳水化合物含量低,非必需摄入。

**​54:53**

Hans分享自己使用DHEA、雄烯二酮等激素的实验体验,称2025年为“DHT之年”,计划尝试不同形式的DHT(如外用、庚酸酯)。

**​57:05**

他比较植物提取物(如Butea Superba)与生物同源激素的效果差异,认为后者更符合“增强自然状态”(enhanced natty)理念。

**​59:15**

Lucas Owen透露自己已购入外用DHT和睾酮制剂,可能加入DHT实验行列。

**《Boost Your Biology》播客对话复述:汉斯与卢卡斯谈激素优化、饮食实验与健康认知**

卢卡斯明确本期聚焦健康优化与激素相关核心议题,隆重介绍嘉宾 ——Testo Nation 的 CEO 兼创始人汉斯(Hans)。卢卡斯提及,两人早年间因雷佩特论坛产生交集,他对汉斯在论坛上分享的健康知识(与乔治・丁科夫 Georgie Dinkov 风格相近)印象深刻,此次对话旨在深入拆解种子油争议、激素平衡、饮食实验等关键健康话题。

**汉斯的健康领域入门经历**

**从健身到雷佩特论坛的探索**

汉斯分享,他最初因对健身感兴趣,接触到文斯・吉拉诺(Vince Girano)的独特饮食方法,例如大量食用鸡蛋、脱干肝脏,搭配麦芽油、维生素 E 提取物等,这种非常规的营养方案让他产生深入研究的兴趣。在探究麦芽油的过程中,他发现乔治的产品,由此进入雷佩特论坛。

初期,汉斯对论坛中 “雷佩特” 这一核心人物的缺席感到困惑,但通过系统翻阅乔治与雷佩特的过往帖子,逐步吸收健康与激素相关知识,涵盖睾酮、DHT、肠道功能、甲状腺调节、雌激素平衡、线粒体代谢等领域,耗时数年才形成对健康的系统认知。他特别强调,雷佩特论坛的独特价值在于 “讨论其他健康论坛忽略的深层话题”,且始终聚焦激素(尤其是雄激素)与多身体系统的关联,这让他彻底摆脱 “单一系统看待健康” 的误区,意识到 “健康是各系统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果”。

**早期触动汉斯的核心生物学话题**

卢卡斯询问汉斯,早期是否有某类生物学通路(如血清素、多巴胺、甲状腺功能)让他感到 “认知颠覆”。

汉斯回应,最吸引他的是雷佩特与乔治对 “激素(尤其是雄激素)” 的深度关注 —— 彼时多数健康领域从业者极少提及雄激素对整体健康的影响,而两人将睾酮、DHT 与肠道健康、甲状腺功能、线粒体活性等系统紧密关联,让他深刻理解 “若不了解线粒体功能,就无法真正理解肌肉代谢或激素合成机制”,这种 “整体观” 成为他后续研究健康问题的核心逻辑。

**血清素的认知误区:从 “恶魔化” 到科学看待**

**汉斯对血清素的认知转变**

汉斯坦言,初入雷佩特论坛时,受论坛氛围影响,他曾坚信 “血清素是有害物质,应尽量降低体内水平”,但随着研究深入,他发现血清素的复杂性远超 “非黑即白” 的判断: 人体存在超过 14 种血清素受体,且合成与分解血清素的酶在大脑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无法简单用 “升高” 或 “降低” 来定义其对身体的作用; 血液或尿液中的血清素检测结果,无法反映大脑内的血清素真实水平,常规检测无法判断 “血清素是否失衡”; 即便通过 SSRI(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色氨酸或 5 - 羟色胺酸(5-HTP)进行反应测试,结果也因个体差异和脑区特异性而极具主观性,难以形成标准化结论。

**血清素与食物的关联:实验证据**

汉斯通过具体研究数据,反驳 “血清素丰富食物有害” 的常见观点: 一项针对香蕉的研究显示,受试者食用 3 根香蕉后,尿液中血清素代谢物升高 4 倍,但血液中血清素水平无任何变化 —— 这表明肠道内的酶会在食物中的血清素进入人体循环前将其分解,不会改变体内血清素平衡; 部分人群每日摄入 6 克色氨酸(血清素前体物质),不仅未出现不良反应,反而反馈情绪愉悦,且研究证实仅 1% 的色氨酸会转化为血清素,其余多用于合成 NAD 等人体必需物质; 血清素相关副作用(如持续性性唤起障碍 PSSD、勃起功能障碍、催乳素升高等),多源于 SSRI 等药物干预,而非天然食物中的血清素。

最终,汉斯总结:他已不再纠结于 “妖魔化血清素”,而是认为 “香蕉、色氨酸等并非有害,部分早泄人群甚至可从中获益(需接受可能的性欲下降副作用)”,强调对血清素的认知需脱离 “非好即坏” 的极端框架。

**汉斯的 N=1 饮食实验:从淀粉不耐受到肠道修复**

**早期淀粉不耐受的症状与应对**

汉斯分享,早年因生活压力大、肠道健康状况差,他存在严重的淀粉不耐受问题:食用大米、土豆等淀粉类食物后,会出现免疫激活(如头皮屑增多)、脑雾、血糖剧烈波动、视力模糊(6 米外视物不清)等症状;同时因甲状腺功能低下,食用冷乳制品会进一步加重畏寒表现。

彼时因经济条件有限,他只能通过 “肉类 + 蜂蜜” 缓解症状 —— 当蜂蜜价格过高无法负担时,便只能忍受淀粉带来的副作用;后期经济状况改善后,他尝试 “无淀粉饮食”,搭配肝脏、蛋黄、乳制品等微量营养素密集型食物,不耐受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不耐受的根源:炎症与肠道健康**

汉斯分析,早期淀粉不耐受的核心原因是 “氧化应激与低度炎症”—— 炎症会破坏线粒体功能,导致身体无法正常代谢淀粉;而肠道消化能力不足(如淀粉酶缺乏、肠道菌群无法分泌足够消化酶),会使未消化的淀粉进入结肠发酵,进一步加重肠道炎症与全身不适。

随着健康状况逐步改善(减少氧化应激、补充足量微量营养素、修复肠道屏障),他如今已能正常食用淀粉类食物,无任何不良反应,此前的视力模糊等症状也完全逆转。他强调:“先通过无淀粉饮食减少身体炎症负荷,再用高营养密度食物为细胞提供所需辅酶,身体会逐步恢复对淀粉的耐受能力。”

**内毒素的认知纠正:并非所有内毒素都有害**

**内毒素的多样性与生理差异**

大众对 “内毒素(脂多糖 LPS)” 存在普遍误解 —— 内毒素并非单一物质,而是不同细菌产生的 “脂肪 + 糖” 复合物,其炎症活性差异极大:

有益菌(如阿克曼氏菌)产生的内毒素炎症活性低,甚至可能具有激效(hormesis),对身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炎症活性极强,会引发严重健康问题(如脓毒症、器官损伤等)。

**研究误区:非生理条件下的结论不可靠**

汉斯批判部分雷佩特论坛用户的极端观点:“将大肠杆菌的强炎症性内毒素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绕过胃黏膜屏障),观察到肥胖等危害后,就断言‘所有内毒素都有害’”—— 这种实验方式完全脱离人体生理状态(正常饮食中,内毒素需经消化道消化,会被肠道屏障与酶分解灭活),得出的结论不具备实际参考价值。

**肠道健康的核心:消化与菌群平衡**

肠道问题的关键在于 “消化充分性” 与 “菌群平衡”: 食物需在进入结肠前完成充分消化,若未消化的氨基酸(如色氨酸)进入结肠,会被有害菌群分解产生有毒副产物,长期可能增加慢性肾病风险; 肠道菌群需维持 “有益菌>有害菌” 的平衡状态,确保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盐)等有益物质的合成,减少有害内毒素的产生与吸收。

**乳铁蛋白与活性炭:肠道健康的实用干预**

**乳铁蛋白:中性粒细胞的 “抗炎助手”**

乳铁蛋白由中性粒细胞分泌,具有中和病原体、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其补充价值与中性粒细胞水平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应占白细胞总数的 60%,若比例低于 50% 或白细胞总量偏低,可能存在乳铁蛋白不足问题; 他曾推荐乳铁蛋白补充剂给中性粒细胞水平低的人群,均观察到显著的抗炎效果,进而间接改善整体代谢水平与激素平衡。

**活性炭:优于传统肠道干预的选择**

对比多种肠道健康干预方式(生胡萝卜沙拉、炒蘑菇、活性炭)后,认为活性炭效果最优: 作用机制:活性炭通过自身负电荷特性,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如有害内毒素、未消化的有害物质),减少其在肠道内的吸收; 使用注意事项:需与食物间隔 1 小时(餐前)或 2-3 小时(餐后)服用,避免吸附食物中的营养素;市售活性炭产品常存在剂量不足问题(如每粒仅 500mg),建议使用茶匙级剂量(如 1 茶匙约 5g)以保证效果; 个体差异:部分人服用后可能出现便秘(推测与活性炭吸附肠道内血清素、影响肠道收缩功能有关),但多数人经过短期适应后,便秘症状会自行消失。

此外,两人提及 “乏食(fasting)改善精神状态” 的现象,汉斯解释:乏食期间肠道内食物残渣减少,有害毒素产生随之降低,且乏食会升高尿苷(urodine,一种益智物质),双重作用共同提升精神清晰度,而活性炭与尿苷补充剂或可模拟这一健康效果。

**DHT 的重要性:被忽视的强效雄激素**

**DHT 的独特性:结构与效能**

解读 DHT(双氢睾酮)的核心特点: 效能优势:DHT 是人体最强的雄激素,与雄激素受体的结合力更强、结合持续时间更长,效能约为睾酮的 10 倍; 结构差异:与睾酮、DHEA、雄酮等激素结构存在细微差异,这种结构差异使其能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等独特靶点,产生睾酮无法替代的生理效应; 总量与效果:体内 DHT 水平约为睾酮的 1/10,但因效能极强,若 DHT 水平处于最优状态,整体雄激素效应可实现翻倍;若 DHT 水平降低,人体雄激素总作用能力会显著下降。

**DHT 的组织差异与药物影响**

引用研究数据指出,药物对 DHT 的影响存在 “组织特异性”: 非那雄胺(Finasteride)可使血液中的 DHT 水平降低 90%,但头皮部位的 DHT 仅降低 50%-60%,动物实验显示阴茎部位的 DHT 也仅降低 50%-60%; 部分人使用非那雄胺无明显副作用,可能是药物未显著降低大脑、阴茎等关键组织的 DHT 水平;而出现副作用的人群,多因这些核心组织的 DHT 被过度抑制。

他强调:“即使自称‘低 DHT 无不适’的人,若补充 DHT 或使用提升 DHT 的补充剂,仍会感受到明显益处(如动力增强、性欲提升),只是此前未体验过‘DHT 最优状态’的健康感受。”

**DHT 的合成与优化策略**

梳理 DHT 的合成路径与优化方向: 合成前体:DHT 主要来源于睾酮与 DHEA,需同时关注两者水平 —— 睾酮每年约下降 1%,DHEA 每年下降 2%-3%(下降速度更快),即使老年人群睾酮水平正常,DHEA 不足也会导致 DHT 水平偏低; 关键条件:需确保 “游离睾酮占比≥2%”(仅游离睾酮可转化为 DHT),同时优化 5α- 还原酶(5-AR)活性; 5-AR 的促进与抑制因素:IGF-1、甲状腺激素可促进 5-AR 活性,而坚果种子(含 β- 谷甾醇)、多不饱和脂肪(体外实验显示抑制作用,体内效果尚不明确)、灵芝等物质可能抑制 5-AR 活性,需避免大量摄入此类物质。

**DHEA 与孕烯醇酮:补充剂的合理使用**

**DHEA 的补充:年龄与个体差异**

纠正 “男性补充 DHEA 会优先合成雌激素” 的常见误区: 研究显示,年轻人群补充 DHEA 会优先转化为 DHT,老年人群可能少量转化为雌激素(且多为雌酮,非活性更强的雌二醇),且存在显著个体差异(部分老年人补充后雌二醇水平无任何变化); 补充剂量建议:年轻人群每日 25-50mg 即可,老年人群可增至每日 100mg 以恢复正常水平,但需通过检测调整剂量(部分人服用 25mg 后 DHEA 水平无明显变化,需提升至更高剂量); 生物利用度:口服 DHEA 的生物利用度约为 3%,但通过大剂量补充,仍可有效提升体内 DHEA 水平。

**孕烯醇酮的效果:个体响应差异大**

孕烯醇酮的主观效果存在极大个体差异: 他个人服用 100mg / 天的孕烯醇酮无明显感受,但部分人群(如卢卡斯)反馈体验到显著的神经调节效应; 孕烯醇酮更易转化为孕酮,可能产生 GABA 能(镇静)或抗 GABA(兴奋)效果,具体作用方向取决于个体代谢路径与身体状态; 补充建议:需结合血液检测(如孕烯醇酮、睾酮、皮质醇水平)与身体症状(如焦虑、疲劳)综合判断,而非盲目补充。

**SHBG 的误区:平衡比数值更重要**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认知需避免 “过度纠结数值” 的误区: 游离睾酮多为 “计算值” 而非实测值,且未包含 DHEA、雄酮等其他与 SHBG 结合的类固醇激素,无法准确反映 “实际结合雄激素受体的激素总量”; SHBG 过高或过低均可能提示异常,但核心判断标准是 “个体感受”—— 若炎症指标正常、胰岛素敏感、肝酶水平无异常、肌肉增长与睡眠质量良好,即使 SHBG 数值偏高,也无需过度干预; 影响因素:低碳水饮食、甲状腺功能状态、胰岛素水平、微量营养素缺乏等均可能影响 SHBG 水平,需结合整体健康指标分析原因,而非单独针对 SHBG 数值调整。

**低碳水饮食与皮质醇:碳水的抗应激作用**

**碳水与皮质醇的代谢关联**

解读碳水化合物对皮质醇的调节机制: 碳水化合物是皮质醇的主要拮抗剂,通过调节 11β- 羟类固醇脱氢酶(1 型酶激活皮质醇,2 型酶灭活皮质醇)维持皮质醇平衡; 低碳水饮食时,血液中的皮质醇可能 “看似正常”,但细胞内皮质醇水平可能升高 —— 因身体需通过皮质醇促进肌肉分解(释放氨基酸),在肝脏中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满足能量需求; 个人经历:他早年处于高压力状态时,需每日摄入 300g 以上碳水化合物才能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维持正常体温;随着健康状况改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降至 50-100g / 天,且无任何不适。

**皮质醇检测的局限性**

常规皮质醇检测(如单次血液检测)无法反映真实的皮质醇状态: 需结合唾液、尿液、血液检测,综合观察 “全天皮质醇节律”(如正常的晨高夜低模式是否存在),以及 5α- 还原酶对皮质醇的代谢情况; 夜间 3 点易醒、潮热、情绪暴躁等症状,可能是 “糖原耗尽 + 皮质醇波动” 共同导致,此时补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饮品(如牛奶 + 糖)可快速缓解不适。

**体温:健康的 “直观指标”**

体温是反映甲状腺功能与去甲肾上腺素活性的重要直观指标: 甲状腺激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协同作用维持正常体温,两者水平不足会导致体温下降,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如线粒体功能减弱、酶活性降低); 个人观察:体温偏低时,他会出现睡眠质量差、焦虑、抑郁、快感缺乏(anhedonia)等问题;而通过晒太阳、散步等方式提升体温后,这些不适症状会显著缓解; 注意区分:“正常温暖状态” 与 “应激性潮热” 不同 —— 后者多因皮质醇骤升(如餐后炎症反应)引发,会破坏睡眠质量,需避免此类异常体温波动。

**铁与锌的平衡:避免极端补充**

**卢卡斯的 “铁过量” 误区与纠正**

卢卡斯分享个人经历:早年因朋友患血色病(hemochromatosis),误信 “铁是有害物质”,通过献血、大剂量服用姜黄素、维生素 B1 等方式 “消耗体内铁储备”,最终导致缺铁性贫血; 缺铁症状:极度疲劳、健身时肌肉无泵感、起床困难、睡眠时间延长(每天 9-9.5 小时仍感疲倦); 纠正方式:通过补充铁剂恢复正常铁水平后,所有缺铁相关症状完全逆转,这让他意识到 “铁是人体必需营养素,而非单纯有害”。

**汉斯的牡蛎实验:锌铁比的重要性**

汉斯分享曾通过 “牡蛎实验” 调节体内铁水平: 初始状态:铁蛋白水平 580ng/mL(偏高),转铁蛋白饱和度 49%(无血色病风险,血色病患者多接近 90%-100%); 实验过程:每日食用 15 只太平洋牡蛎(大幅提升锌摄入量,优化锌铁比例),4 周后铁蛋白水平降至 280ng/mL,证明 “锌可通过调节肠道吸收降低铁水平”; 补充原则:缺铁时选择 “低锌高铁” 食物(如器官肉),铁水平过高时可通过 “高锌食物”(如牡蛎)调节,而非盲目补充单一营养素。

**器官肉的益处:微量营养素密集的核心来源**

汉斯与卢卡斯均强调,内脏是健康饮食的 “核心组成部分”: 肝:汉斯分享,近期因进行 “地奥司明(diascoria)实验” 出现疲劳、性欲降低等不适,重新食用鸡肝后,3 天内症状完全消失 —— 肝富含叶酸、铜、铁、锌、硒等多种微量营养素,是 “多营养素仓库”; 心:卢卡斯提及,食用牛心与鸡心时,会感受到明显的 “稳定雄激素效应”,推测与心脏中的辅酶 Q10、肉碱等成分相关; 建议:优先选择天然器官肉,而非依赖提取物补充,避免 “过度加工导致的营养流失与潜在风险”。

**汉斯的 “必存食物清单”:以动物食物为核心**

汉斯列出家中冰箱 “不可缺少” 的 5 类食物,均以 “微量营养素密集 + 低炎症风险” 为标准:

红肉:牛肉、野牛均可,提供优质蛋白质、血红素铁、锌、肉碱等关键营养素; 奶:无需刻意选择生乳(普通乳制品仍含乳铁蛋白等有益成分),提供钙、优质蛋白质、支链氨基酸; 蛋:蛋黄富含胆碱、维生素 A、维生素 D 等,是 “全营养食物”,性价比极高; 肝:鸡肝、牛肝均可,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快速改善疲劳与激素水平; 牡蛎:高锌食物,可调节锌铁比例,改善免疫功能与激素合成(无法获取时可通过其他高锌食物替代)。

他补充,碳水化合物的选择以 “无副作用” 为原则,如米饭、土豆、水果等,无需固定某类碳水,关键是 “消化良好、不引发炎症或不适”。

**汉斯的 2025 年实验计划**

**聚焦 DHT 的实验方向**

汉斯计划 2025 年围绕 “DHT 与内源性激素” 开展系列实验: 已启动 “DHA 雄酮(DHA androsterone)实验”:每日服用 15-20mg(接近人体每日 17mg 的合成量),目前观察到产热效应增强、性欲提升、自信增强(GABA 能效应)等积极变化; 后续计划:测试 DHT 庚酸酯(DHT enanthate,长效酯类制剂)与 DHT 外用剂(无酯类,激素水平更稳定),对比两种剂型的效果差异;尝试热带植物提取物(如高粱提取物),验证其对 DHT 水平的实际影响。

他强调,实验核心是 “对比生物等效激素与草药的效果差异”,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健康建议,理念是 “enhanced natty(强化自然状态)”—— 通过补充身体必需的营养素(如肉碱、牛磺酸),让身体按自然机制高效运作,而非依赖外源性激素强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