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

阅读

<markdown>

一天读完一本书的“三力阅读法”:提升阅读速度与理解的实用策略

试想一下,如果你能在一天内读完一本书,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花好几个月读同一本书却毫无进展,那会是怎样的场景?我叫萨尔姆(Salm),是一名医学院学生。在医学院以及本科、硕士阶段,我已经读过数百本书了。但我从来不想像大多数人那样,每天花好几个小时阅读,因为我想把时间用在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上。

所以,这些年来,我找到了三个最有效的策略,能大幅提升阅读速度,我把这套方法称为“三力阅读法”(Triforce method)。接下来,我会详细拆解这套方法的每一个环节,帮助你像我一样高效阅读。

策略一:提升基础阅读速度——突破“内心独白”与视觉追踪

“三力阅读法”的第一个策略,是提升你的基础阅读速度。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步就是消除阅读时的“内心独白”,我会用一个免费网站Speer来辅助练习。

之所以要消除内心独白,核心原因在于:当你阅读时,脑海里那个“默念文字”的声音,会让你只能一次读一个词,这显然会限制你的阅读速度。所以,要想读得更快,你需要做的是“看见”文字,而不是在脑海里“听见”文字。

你可能会疑惑:“这怎么可能做到?”但其实你早就具备这样的能力了。比如,当你看到停车标志(stop sign)时,你不会在心里默念“停”,也不会出声读出来,而是直接通过视觉就理解了它的含义。

像Speer这样的网站,能让你调整每次显示的单词数量,还能把单词分组展示。这样一来,你的大脑就没有时间产生“默念”的声音,也没有时间让你出声朗读。但因为眼睛处理视觉信息的速度很快,你依然能理解所读内容的意思。

刚开始用这种方法时,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但我可以保证,只需要一天时间,你就会习惯这种阅读方式,而且阅读速度至少能提升50%。我自己最开始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50个词,现在即便不用Speer,直接读纸质书,也能轻松达到每分钟500个词以上。

提升基础阅读速度的最后一步,听起来可能有些简单,但却非常关键——你需要一个“视觉追踪工具”。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它很有用:首先,你直视屏幕,保持头部不动,尽量让眼睛平稳地扫过屏幕,你会发现眼睛的移动其实有些抖动,并不顺畅。

这时,你可以把一根手指或一支笔放在眼前,用它来追踪文字。你会发现,眼睛的移动立刻变得顺畅多了。这是因为,只用眼睛阅读时,视线会不自觉地进行微小调整,导致你会重复读某些句子。如果你想达到每分钟600个词的阅读速度,这些重复花费的时间累积起来会非常可观。

而视觉追踪工具能让你的眼睛以稳定的速度移动,避免回头重读。随着练习的深入,你可以逐渐加快追踪工具的移动速度,这样一来,你的阅读速度很容易再提升每分钟100个词。

策略二:制定针对性阅读策略——用“80/20法则”抓核心

“三力阅读法”的第二个策略,是制定明确的阅读策略。要知道,懂得何时、如何运用阅读技巧,和技巧本身同样重要。而这个策略的核心,80%都围绕着“80/20法则”——一本书中80%的知识,其实来自于20%的内容。

这个法则帮我在阅读非虚构类书籍时节省了大量时间,我用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它的用法。比如《原子习惯》(Atomic Habits)这样的非虚构书籍,里面有很多案例,但真正有用的建议其实相对较少。

当我读这本书时,就运用了80/20法则:通过消除内心独白和使用视觉追踪工具,快速浏览大部分页面;当我发现那些“黄金建议”——也就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时,就放慢视觉追踪工具的移动速度,让自己有时间思考、更好地吸收这些关键信息。

显然,如果你以每分钟700个词以上的速度阅读,理解程度肯定会比以每分钟500个词的速度阅读时低。所以,根据阅读内容调整技巧,是确保你能读到“关键信息”的关键,而不是费力去吸收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毕竟,盲目吸收所有细节,就像把每一句话都画上线一样,根本没有任何帮助。

到这里,你的阅读速度已经提升了,也知道该何时运用这些技巧了。但如果读完之后什么都记不住,那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你可以回想一下,你上次读的一本书的最后一章,能只用一两句话总结出来吗?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我上周刚读完一本书”,但他们其实从书里什么都没学到。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这话“戳中了你”,那说明我说的是事实。不过,你能看到这里,就说明你想提升自己,这一点非常好。

策略三:总结与应用——让阅读“有记忆、有改变”

所以,你需要攻克“三力阅读法”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策略:总结与整合(summarizing and consolidating)。核心逻辑很简单:如果读不懂内容,读再多书也没用,你需要达到一定的理解程度。

具体该怎么做呢?每读完一页,就用一两句话总结这一页的内容。即便这一页没有重要信息,“这一页没有重要信息”本身也可以作为总结。

当你坚持这样做时,你的大脑会自然而然地更专注于文本,记忆信息的效果也会好很多。我申请医学院、准备入学考试时,就用了这个方法。当时我需要快速从大段文字中提取关键信息,正因为坚持总结,我最终的考试成绩进入了前1%。

除了总结,我还提到了“整合”,这一点对非虚构书籍尤其重要——你需要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比如,我读《原子习惯》时,书里提到要记录自己的每一个习惯,那我就会真的去做这件事,而不是一天之后就忘了。

甚至,我会暂停阅读,直到我至少用一整天的时间去践行这个建议。因为学习的本质,是在接触新信息后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你什么都没改变,那其实根本没学到东西。

当然,我也明白“为了学习而阅读”和“为了享受而阅读”是不同的——比如读诗歌或小说,更多是为了乐趣。但有一件事,你肯定希望用技巧来提升速度和效率,那就是打字。

在另一期视频里,我分享了如何在7天内让打字速度提升两倍。所以,点击那个视频,然后通过行动,把我今天给你的阅读建议真正“整合”起来吧。

How to Absorb Books 3x Faster in 7 Days (from a Med Student) (vge9LQIV1bg)

</markdown>

Edit:2025.09.07<markdown>

**“三力合一”阅读法:一位医学生的高效读书策略**

**引言:摆脱低效阅读,实现一日一书**

演讲者萨尔姆(Salm)首先描绘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想象一下,你可以在一天之内读完一本书,而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花上数月时间在同一本书上停滞不前。作为一名医学生,他本人在本科、硕士及医学院期间,不得不阅读数百本书籍。但他并不想像大多数人那样每天花费数小时阅读,而是希望将时间投入到自己真正关心的事情上。因此,经过多年的实践,他总结出了一套能极大提升阅读速度的三步策略,他称之为**“三力合一法”(Triforce method)**。


**第一策略:提升基础阅读速度**

“三力合一法”的第一步,旨在提升你阅读时的基准速度。

1. 消除内心独白(默读) 这一技巧的核心理念是,当你阅读时,脑海中那个“念出”文字的声音(即内心独白),会将你的阅读速度限制在一个个单词上,这极大地限制了你的速度上限。为了读得更快,你需要训练自己去**“看”到文字,而不是在脑海中“听”**到它们。

演讲者解释说,我们其实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例如,当你看到一个“停止”路牌时,你并不会在心里念出“停-止”两个字,而是直接通过视觉处理了它的含义。

他推荐了一个免费网站——Speeder——作为训练工具。这类网站通过快速闪现单词或词组,让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形成内心独白。你的眼睛速度很快,足以在没有内心独白的情况下,依然能处理并理解你所读到的内容。他保证,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感觉有些奇怪,但经过一天的练习就会适应,并且阅读速度至少能提升50%。他自己就从每分钟250个单词,轻松提升到了现在即使不使用工具也能稳定在500个单词以上。

2. 使用视觉追踪器 该策略的第二部分听起来可能有些简单,但效果显著。他首先让观众做一个小实验:保持头部不动,只用眼睛平稳地扫过屏幕。你会发现,眼球的运动其实是跳跃的、不平滑的。但如果用一根手指或一支笔在眼前移动,并用眼睛跟随它,运动就会变得非常平稳。

他解释说,我们只用眼睛阅读时,会产生许多微小的“抖动”和“调整”,这常常导致我们不自觉地回读句子。当你试图以每分钟600个单词的速度阅读时,这些重复所累积的时间是相当可观的。

而使用一个视觉追踪器(可以是你的手指、一支笔或书签),就能迫使你的眼睛以一个恒定的速率向前移动,有效防止了回读。随着你移动追踪器的速度越来越快,你的阅读速度也会随之提升,他认为这个方法可以轻松地再帮你增加每分钟100个单词的速度。


**第二策略:制定阅读策略**

“三力合一法”的第二步,是制定有效的阅读策略。因为知道何时以及如何运用加速技巧,与技巧本身同等重要。

应用80/20法则 这个策略的核心,是深刻理解并应用**“80/20法则”**,即一本书中80%的知识,通常来自于其中20%的内容。这一法则在阅读非虚构类书籍时为他节省了大量时间。

他以《原子习惯》这本书为例进行说明。这本书中包含了大量的案例故事,用以阐释相对少量的核心建议。当他阅读这本书时,他便应用了80/20法则:他使用之前提到的加速技巧(消除内心独白和使用视觉追踪器),快速浏览书中大部分的页面(那些作为例证的故事,即80%的内容)。而当他注意到那些“金块般”的、真正有价值的建议时(即20%的内容),他就会立刻放慢视觉追踪器的速度,让自己有时间去深入思考,更好地吸收这些关键信息。

他强调,根据阅读内容的重要性来动态调整阅读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以每分钟700个单词的速度阅读,其理解程度必然低于每分钟500个单词。试图吸收书中所有无关紧要的细节,效果等同于划下每一句话的重点——毫无用处。


**第三策略:总结与巩固,确保学以致用**

这是“三力合一法”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你读完后什么都记不住,那么读得再快也毫无意义。

1. 每页总结 他建议,在读完每一页之后,都用一到两句话对其内容进行总结。即便某一页没有任何重要信息,“没有重要信息”本身也算作一种总结。这个简单的动作会迫使你的大脑更主动地与文本互动,从而极大地提升信息留存率。他分享说,自己正是靠着这个方法,在医学院入学考试中,能够从大量文本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并最终取得了前1%的优异成绩。

2. 知识巩固(付诸行动) 这一部分主要针对非虚构类书籍。阅读的目的不仅是知道,更是为了改变。他再次以《原子习惯》为例,当他读到书中提到要追踪自己的每一个习惯时,他会立即停止阅读,并花至少一整天的时间去实际执行这个建议,而不是在一天后就将其抛之脑后。

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在接触到新知识后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你没有任何改变,你就没有真正地学到任何东西。

**结语**

演讲者最后补充道,他理解为了学习而阅读和为了纯粹享受而阅读(如诗歌或小说)之间的区别,上述方法主要针对前者。最后,他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可以被高效训练的技能——打字,并推荐了他的另一期相关视频,以此鼓励观众将从本次视频中学到的“知行合一”的理念,立即付诸实践。

</markdown>

Edit:2025.09.07

<markdown> </markdown>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