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Kevin Rose

<markdown>

凯文·罗斯的百日戒酒里程碑

从健康危机到寻求支持

在本次“随机秀”的开场,蒂姆·菲利斯(Tim Ferriss)首先向他的好友凯文·罗斯(Kevin Rose)表示了祝贺,因为凯文·罗斯刚刚完成了连续100天不饮酒的里程碑。菲利斯指出,尽管他本人只是偶尔社交性饮酒,但连续100天滴酒不沾,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间段。他特别提到,在过去数十年里,他曾见证凯文·罗斯多次尝试戒酒,但从未有一次能接近100天。

凯文·罗斯坦诚,这次戒酒的最初催化剂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他的医生打电话告知他,其肝酶水平已经达到了正常值的5到7倍。在这次健康警报之前,他的饮酒模式并非为了喝到酩酊大醉,而是一种持续性的习惯。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孤独感以及与家人在俄勒冈州偏远林区的隔离生活,使得每晚开一瓶葡萄酒并与妻子分掉成为常态。他意识到,即使每周能戒酒一两天,但每晚三杯的量累积下来,每月的饮酒总量也相当可观。

菲利斯对此表示理解,并指出这种饮酒量在许多社交圈中,例如纽约市,甚至可以说是“轻松的一晚”。

成功的关键:社群支持与思维重塑

凯文·罗斯解释说,这次能够成功坚持下来的关键区别在于,他主动寻求了有成功戒酒经验的社群支持。他联系了几位已经通过12步项目(12-step programs)成功戒酒的朋友。尽管他最初对这类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宗教色彩感到排斥,但他意识到,这些成功的人士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支持网络。

他学到的最重要的思维重塑技巧是:“不去想三个月,只专注于赢得今天”(It's not about the three months, it's just about winning today)。这个“今天不喝,明天可以喝”的简单策略,将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长期目标,分解成了可以每日执行的、易于管理的任务。

此外,拥有一个可以随时联系的“热线”也至关重要。这些已经走过这条路的朋友,不仅能在他产生渴望时提供支持,更能在他感到艰难的夜晚,与他坐下来喝杯茶,提供陪伴。他发现,大约在戒酒六周后,那种头痛般的渴望感逐渐消退了。

填补空白:模拟爱好的复兴

从Nanoblocks到“慢电视”

戒酒后,另一个关键步骤是找到能够填补饮酒所占据的时间和空间的新活动。凯文·罗斯分享了他新发现的爱好——Nanoblocks。这是一种来自日本的微型积木,颗粒极小,大约只有婴儿阿司匹林大小。他展示了一个由2500个颗粒组成的樱花树模型,并提到,尽管其说明书因语言和设计问题而“极其糟糕”,但这反而增加了挑战和乐趣。

这个爱好引出了一场关于“模拟世界”复兴的更广泛讨论。他们谈到了“慢电视”(Slow TV)这一文化现象,即观看一些日常、平淡但却能带来平静感的长视频。菲利斯提到了作家克雷格·莫德(Craig Mod)在日本乡村录制的环境音视频(ambient recordings)。克雷格·-莫德使用双耳麦克风(binaural microphones),将麦克风放入自己的耳朵中进行录音,从而为听众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具有深度和空间感的听觉体验。

菲利斯也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经历:在撰写他的《每周工作4小时》系列书籍时,为了对抗深夜写作的孤独感,他会重复播放一些他喜爱的电影(如《僵尸肖恩》、《偷拐抢骗》和《小猪宝贝》)作为背景,以营造出一种“有人陪伴”的氛围。

蒂姆·菲利斯的健康新探索

以酮症与间歇性乏食应对家族性认知衰退风险

在祝贺凯文·罗斯的同时,蒂姆·菲利斯也分享了自己近期的健康干预措施及其惊人成果。他的主要动机来自于对家族遗传的认知衰退风险的担忧。他的家族中有许多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例,而他自己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他携带APOE 3/4基因,这使他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约2.5倍。

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其家族遗传弱点的假说,他决定重新审视并实践生酮饮食间歇性乏食

他的方案是:

  1. 为期四周的严格生酮饮食:以启动身体的适应性变化。他认为,三到四周的时间足以引发一些持久的改变。
  2. 过渡到16/8间歇性乏食:即每天禁食16小时,在8小时的窗口内进食。

在执行该方案并进行血液检测后,他获得了过去十年来最好的实验室结果。最显著的改善体现在胰岛素敏感性上。他意识到,过去几十年里,他一直遵循着“每四小时吃一小餐”的传统健美饮食教条。这种频繁的进食,可能掩盖了他天生较差的葡萄糖处理能力,使他无法察觉自己的胰岛素不敏感问题。

通过间歇性乏食,他不仅改善了生理指标,还意外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情绪提升和稳定

肌肉流失的担忧与外源性酮的应用

对于间歇性乏食可能导致肌肉流失的普遍担忧,菲利斯指出,只要配合抗阻训练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肌肉不仅可以被保留,甚至可以适度增长。他引用了马丁·贝尔汉(Martin Berkhan)的研究和实践作为例证。

此外,为了在非生酮饮食期间也能获得酮症对大脑的益处,他开始在早晨使用外源性酮。他提到,神经科学家朗达·帕特里克(Rhonda Patrick)曾与他分享过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案例:在每日服用两到三次酮单酯(ketone monoester)后,这位患者的功能、情绪和个性都获得了惊人的恢复。菲利斯目前使用的是一种名为Qitone的酮粉,他将其混入咖啡中,作为下午提升认知能力的工具,以避免咖啡因对睡眠的负面影响。

生物骇客的工具箱与思考

从GLP-1微剂量到家庭安全策略

凯文·罗斯则分享了他正在进行的另一个实验:微剂量使用替西帕肽(tirzepatide)。这是一种GLP-1激动剂,通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通过每周注射极小剂量(远低于治疗剂量),他发现自己的静息血糖水平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得到了约30%的削减,并且血糖恢复到基线水平的速度也大大加快。这反映了生物骇客领域的一个新趋势,即将这类药物视为一种潜在的“长寿药物”。

在讨论了其他生物骇客技术,如桑拿(菲利斯根据朗达·帕特里克的研究,将桑拿温度从194华氏度以上降至175-180华氏度,以避免极端高温可能对大脑造成的伤害)和姜黄素之后,话题转向了更为现实和紧迫的问题——家庭安全

凯文·罗斯讲述了一段离奇的经历:在他看一栋准备搬入的新房时,他的妻子在壁橱里发现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这个经历促使他开始重新思考现代家庭的安全策略。

蒂姆·菲利斯对此给出了一个层次化的建议:

  1. 预防优于应对:他认为,首要的防御措施是保护隐私。例如,通过一个实体(如公司或信托)来购买房产,使用邮箱而非家庭住址来接收邮件和包裹,都能极大地增加“临时起意的跟踪者”找到你的难度。
  2. 物理安全的多层次考量:虽然他也拥有枪支,但他指出,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是一个需要极其慎重考虑的选择。相比之下,胡椒喷雾(特别是射程更远的熊喷)和泰瑟枪可能是更实用的非致命性防御工具。
  3. 在压力下练习:无论使用何种工具,都必须在模拟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练习。他以自己为例,会在进行了一组壶铃摇摆、心率飙升、双手颤抖之后,再去练习射箭,以模拟真实狩猎情境下的生理状态。

风险投资的未来与AI革命

“氛围编码”与人类原创内容的价值

作为一名成功的风险投资家,凯文·罗斯分享了他对行业未来的看法。他认为,人工智能正在从根本上颠覆早期风险投资的模式

一个被称为**“氛围编码”(Vibe Coding)**的新兴趋势,使得非技术背景的创始人,仅通过观看几天的YouTube视频和使用Cursor、Lovable等AI编码工具,就能在48小时内开发出一款功能齐全的应用程序。这将过去需要25万美元的开发成本,降低到了每月几十美元。

这将导致两个后果:

  1. 初创公司数量激增:创业的门槛被极大地降低。
  2. 早期融资需求下降:许多公司在实现盈利和获得大量用户之前,将不再需要风险投资。

然而,在这场变革中,一个新的价值洼地正在出现:人类的原创内容和数据。AI的训练和进化,离不开高质量的人类数据。因此,能够证明自己是“真人”并持续产出原创内容的创作者,其价值将日益凸显。他提到,Cloudflare已经推出了一个市场,让内容所有者可以向AI公司授权自己的数据。这也是他与Reddit联合创始人亚历克西斯·奥海宁(Alexis Ohanian)重启Digg.com的原因之一,他们旨在为真实的人类创造一个进行高质量对话的安全港湾。

回归模拟世界与人际连接

从纸牌游戏到线下社群

蒂姆·菲利斯对此表示强烈认同。他认为,网络上充斥的虚假信息和机器人内容,最终会使人感到疲惫,从而驱动人们**回归到模拟世界和真实的人际连接(IRL)**中。

他以自己最近推出的纸牌游戏**《Coyote》**为例。这款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关游戏视频的播放量已超过3亿次。但他认为,这款游戏真正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让一群陌生人在短短几分钟内打破隔阂,开怀大笑,建立起真实的连接。

凯文·罗斯透露,他重启Digg的一个重要灵感,也来自于蒂姆·菲利斯过去组织的全球线下见面会。他计划将这种促进线下连接的功能,深度整合到新版的Digg产品中,让拥有共同小众爱好的用户(无论是日本木工还是“蒂姆的红房子”)能够轻易地找到彼此,并在线下聚会。

这场对话最终回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在一个日益数字化、虚拟化和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那些能够促进真实体验、深刻思考和人际连接的“模拟”事物,其价值不仅不会消减,反而会变得愈发珍贵。无论是戒酒后重拾的积木爱好,还是一款简单的纸牌游戏,它们都指向了同一个未来——一个更加注重真实、深度和社群的未来。

https://tim.blog/2025/08/13/random-show-vibe-coding-transcript/

</markdown>

D:2025.08.14

<markdown> </markdown>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