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动脉

<markdown>

引言:一个被普遍忽视的沉默杀手

心脏病发作的真相:无声的威胁

演讲者首先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大多数心脏病发作并非始于胸痛或气短等典型症状,事实上,它们往往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 统计数据显示,高达一半的心脏病发作,其最初的表现就是猝死。

这并非因为人们没有去看医生,而是因为大多数医生并未关注问题的真正根源——软斑块(soft plaque)。软斑块会在动脉内壁悄无声息地积聚,然后在某个时刻突然破裂,引发致命的血栓,导致心脏病发作。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斑块,你就不知道自己身处危险之中。

身体的预警信号:五个被忽视的迹象

然而,在灾难发生之前,我们的身体可能早已发出了明确的预警信号。演讲者分享了他和他的团队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五个能够揭示隐藏软斑块的“沉默迹象”。

迹象一:牙龈炎与口腔健康问题

第一个迹象看似与心脏无关,却是最早、最明显的慢性炎症信号之一——牙龈炎(Gingivitis),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和触痛。

这背后最常见的根本原因是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高血糖会滋养口腔中的有害细菌,而慢性炎症则会削弱免疫系统对抗这些细菌的能力,使牙龈更容易感染。

更重要的是,导致牙龈疾病的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会通过血液循环,损害动脉内壁,为软斑块的形成创造了完美的温床。因此,如果你的牙龈在常规刷牙和使用牙线后仍然容易出血,这可能不仅仅是口腔卫生问题,更是全身性炎症和潜在心脏病风险的早期预警。

迹象二:下肢毛发脱落

第二个迹象是小腿或脚部(特别是胫骨、脚踝或脚趾)的毛发逐渐脱落

健康的毛囊需要充足的血液循环来维持。当为腿脚供血的动脉因斑块积聚而变得狭窄时,滋养毛囊的微小毛细血管会最先受到影响并关闭,导致毛发停止生长。

这个迹象通常与皮肤变薄、发亮同时出现,是**早期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的信号。PAD本身就意味着动脉粥样硬化正在全身范围内发生,大大增加了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迹象三:静息心率的 creeping up 与心率变异性的下降

第三个迹象可能你的健身追踪器早已在告诉你,但医生却很少提及:

这两个趋势的背后,往往是慢性、低度的交感神经系统(“战或逃”系统)过度激活。而导致这种状态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正是胰岛素抵抗。身体为了代偿细胞对胰岛素的不敏感,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这会激活应激激素,引发炎症,并最终在心率和HRV上留下痕迹。

迹象四:勃起功能障碍(ED)

对于男性而言,ED常常是动脉出现问题的最早、最清晰的信号之一

勃起是一个血管事件,依赖于健康的动脉高效地输送血液。然而,参与勃起的动脉比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要小得多。因此,当斑块开始积聚时,这些更细小的血管会最先受到影响。这意味着,ED可能会比心脏病发作早出现数年。它是一个血管系统的“红色警报”,却常常被当作一个孤立的症状来处理,而非一个需要深入调查心血管风险的警告。

迹象五:耳垂折痕(Frank's Sign)

最后一个迹象是一个名为**“弗兰克征”(Frank's Sign)**的耳垂对角线折痕。

尽管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微血管循环障碍有关。耳垂区域的微血管非常细小,且侧支循环很少。当高血糖、高胰岛素和慢性炎症对全身的微血管造成损害时,这种损害可能会以可见的折痕形式,最先在耳垂这个脆弱的区域表现出来。因此,这个折痕可以被视为一个潜在的、深层全身性动脉损伤的“视觉线索”。

从发现到行动:一个系统性的逆转方案

第一步:进行正确的检测

演讲者强调,常规的体检和胆固醇检测往往无法发现早期的软斑块。他推荐进行更深入、更具前瞻性的检测:

第二步:改变导致风险的根本条件

检测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改变来自于生活方式的调整。

  1. 降低胰岛素负荷:避免超加工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零食,采用限时进食(如8-10小时的进食窗口),优先选择营养密集的完整食物。
  2. 有策略地运动

    *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已被证明能有效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腿部大肌群毛细血管的再生——那里正是大多数胰岛素受体所在之处。

    * 抗阻训练:对于保存肌肉、改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

    * 日常活动:如餐后散步,有助于平缓血糖高峰。

  3. 优先考虑恢复: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并主动管理压力。深慢呼吸、早晨接触阳光、减少屏幕时间等都是有效的策略。
  4. 在生物学基础上增加支持:在进行了上述生活方式改变后,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有针对性的补剂,如用于调节血压和胰岛素的、抗炎的Omega-3、改善血糖控制的小檗碱,以及支持能量代谢的辅酶Q10

结论:倾听身体的“悄悄话”

演讲者的核心信息是,我们的身体一直在通过各种微妙的信号与我们沟通。与其等到这些“悄悄话”变成无法忽视的“呐喊”(即症状和疾病),不如学会及早地倾听和解读它们。通过正确的检测和系统性的生活方式干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软斑块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之前,发现并逆转它,从而真正掌握自己心血管健康的主动权。

5 Silent Signs of Clogged Arteries You Should Never Ignore (Even if You Feel Fine)

5 Silent Signs of Clogged Arteries You Should Never Ignore (Even if You Feel Fine)

</markdown>

Edit:2025.08.14

<markdown> </markdown>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