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这次访谈的核心是探讨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多米尼克是一位在该领域有深入研究的科学家(Dom D'Agostino),他从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一癌症代谢理论的根源出发,详细阐述了生酮饮食如何通过多重机制支持线粒体健康,从而对抗癌症。
1. 生酮饮食如何支持线粒体健康?
2. 生酮饮食与其他饮食的比较
* 高效燃料:酮体是一种更清洁、更高效的能量来源。在心脏中,每单位氧气产生的ATP比葡萄糖多20%。
* 减少氧化应激:代谢酮体产生的活性氧(ROS)更少。
* 信号分子作用:酮体不仅是燃料,还是信号分子,具有多种有益功能:
* 抗炎:通过GPR109A受体等途径减少炎症。
* 表观遗传调控: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对基因表达产生有利影响。
* 直接作用于组蛋白:通过一种名为“β-羟基丁酰化”的新机制影响基因。
3. “处方级”生酮饮食
1. 癌症的燃料来源与生酮饮食的靶向性
2. 针对癌症患者的综合性代谢疗法建议
多米尼克为癌症患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行动指南:
* 首先要与一位思想开放、认可营养重要性的肿瘤医生合作。患者的信念和医生的支持对治疗结果有深远影响。
* 杜绝加工碳水,坚持天然食物。
* 减少血糖波动。
* 进行常规血液检查,特别是胰岛素水平。
* 如果超重,制造热量缺口至关重要,这能进一步抑制胰岛素,并“饿死”肿瘤。
* 关键点:在热量限制期间,必须通过力量训练和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建议1.5-1.7克/公斤体重)来维持甚至增加肌肉量。肌肉是“代谢货币”,防止肌肉流失对预后至关重要。
* 寻求专业的饮食顾问或营养肿瘤学家的帮助。
* 使用Keto-Mojo等设备监测血糖和酮体,目标是将GKI维持在1到3的治疗范围内。这需要从低碳水饮食(GKI可能在10左右)逐步过渡到严格生酮饮食(GKI可能降至5,再通过微调进入1-3范围)。
* 对于体重正常的患者,不建议长期乏食。
* 对于超重患者,乏食可以是实现热量赤字和进入治疗性生酮状态的有效工具。
3. 肿瘤医生对营养的态度
总结:访谈强调,癌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根源在于线粒体功能障碍。生酮饮食通过模拟原始代谢状态、控制胰岛-素、稳定血糖、减少炎症,并产生具有多种有益生物学效应的酮体,为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多靶点的代谢干预策略。对于患者而言,结合标准化疗,采取以维持GKI在1-3为目标的严格生酮饮食,并辅以力量训练和压力管理,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综合治疗方法。
时长: 00:34:32
</markdown>
Edit:2025.09.09<markdown>
核心主题: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癌症的关系,以及生酮饮食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一、 引言: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癌症的根源
二、 生酮饮食在癌症预防中的作用
* 控制胰岛素: 生酮饮食能有效控制胰岛素。当胰岛素水平被抑制时,会激活代谢机制,增强脂肪氧化能力和生酮能力,并限制或边缘化葡萄糖作为燃料来源。
* 提高代谢灵活性: 标准美国饮食(高碳水化合物、多餐)会抑制代谢灵活性。过去,由于食物供应有限且碳水化合物获取不易,人类具有代谢灵活性。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过去癌症发病率较低的原因之一(尽管也可能与诊断技术落后有关)。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癌症在现代比过去更常见。
* 回归进化饮食模式: 生酮饮食(高脂肪、适量蛋白质、主要来自蔬菜的纤维碳水化合物)使我们回归进化上的饮食模式。
* 抑制胰岛素: 胰岛素是影响癌症预后的重要因素。
* 降低血糖波动: 虽然不大幅降低基础血糖,但显著减少血糖的剧烈波动(尖峰)。血糖尖峰会触发其他生长因子通路(如IGF-1、mTOR),这些通路与癌症生长相关。生酮饮食通过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释放,从而抑制这些通路。
* 创造不利于癌症生长的环境: 生酮饮食为癌症的生长甚至起始制造了不太有利的环境。这与热量限制研究的发现一致。
* 任何控制胰岛素、血糖和炎症的饮食都可能具有类似的抑癌效果。
* 生酮饮食的优势:
* 更容易坚持热量限制: 这对许多患者有益。
* 更好地限制血糖波动,进一步降低胰岛素。
* 产生酮体:
* 肝脏产生酮体但不能利用酮体作为能源(除非是肝癌),因此肝脏像一个释放内源性代谢物(酮体)的内分泌器官。
* 酮体的多重益处:
* 能量供应: 不仅仅是能量。
* 受体介导效应: 拥有自身受体(如GPR109A),可触发炎症减轻。
* 表观遗传效应: 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产生影响。
* 直接与组蛋白相互作用: 通过β-羟基丁酸酯化(演讲者的一位研究生正在研究此通路)。
* 生物能量学优势: 每单位氧气可能产生高出20%的ATP(已在心脏中证实,大脑和肌肉中尚未验证)。代谢时产生更少的活性氧(ROS)。
* 增强抗氧化能力。
* 有利的表观遗传效应。
* 改变信号通路,抑制癌症生长。
* 保持健康的体重、积极运动、维持力量和活力,对于任何饮食而言都是最重要的。生酮饮食是“锦上添花”。
* 指将葡萄糖酮体指数 (GKI) 控制在1-3范围内的生酮饮食。这与“网络版”生酮饮食不同。
* GKI是血糖(毫摩尔/升)与酮体(毫摩尔/升)的比值。
* 这种严格控制的生酮饮食需要管理,具有显著的抗癫痫、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强大的肿瘤抑制作用。
* 还能增强标准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的疗效。
三、 生酮饮食的多效性与研究挑战
* 与外源性酮体的区别: 生酮饮食与直接补充外源性酮体不同。改变新陈代谢和燃料利用会影响众多下游通路,难以 disentangle 和确定具体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且因人而异。
* 例如,A患者胰岛素从20降至5-6,B患者胰岛素本就正常(4-5),但可能受益于高酮体水平和抗炎状态。
* 药物对比: 如果有药物能同时实现生酮饮食的多种效果,那将是“重磅炸弹”(最接近的是二甲双胍,但有副作用)。
* 缺乏大型随机临床试验 (RCTs): 虽然癫痫领域有RCTs,但癌症领域仍缺乏。营养学研究本身就非常困难。
* 进展: Clinicaltrials.gov上生酮饮食与癌症相关的临床试验数量从10年前的2个增加到现在的3-4打,表明其受到更多关注,甚至有联邦资金支持。
* 机构和药企并非将其作为纯粹的无毒代谢疗法,而是利用生酮饮食来增强特定药物疗法的效果。
* 例如,PI3激酶抑制剂在理论上很有前景,但单独使用时会引起胰岛素激增,从而抵消药效。而在生酮饮食(抑制胰岛素)的背景下,PI3激酶抑制剂的益处得以释放。
四、 炎症、胰岛素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关联
五、 癌症治疗中的饮食干预(针对已患癌人群)
* 演讲者认为一些癌细胞(尤其是生长缓慢的惰性癌症,如前列腺癌)可能可以利用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脂肪酸进行生物合成(如脂质合成)。
* 但侵袭性和转移性越强的肿瘤,糖酵解特征越明显,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越严重(线粒体嵴缺失或紊乱,内膜结构破坏),不太可能有效利用酮体和脂肪酸作为主要ATP来源。它们主要依赖可发酵的燃料(葡萄糖、谷氨酰胺等)。
* 改善心血管代谢健康至关重要。
* 饮食干预:
* 与思想开放的肿瘤科医生沟通,让他们认识到营养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患者的信念对结果有深远影响。
* 消除所有加工碳水化合物,坚持全食物。
* 减少血糖波动。
* 进行标准血液检查(CBC, CMP),测量胰岛素水平。
* 控制体重,制造能量亏空: 如果超重,通过制造热量赤字来抑制胰岛素、血糖波动,并减少驱动癌症的代谢因素。过剩的热量会滋养肿瘤。
* 热量限制期间保持蛋白质摄入和力量训练: 蛋白质摄入量建议1.5-1.7克/公斤体重,以保持瘦体重,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肌肉和力量。肌肉是“代谢货币”。
* 寻求专业饮食指导: 咨询注册营养师或专门研究癌症生酮饮食的专家(如Miriam Kalamian, Beth Zupec-Kania, Denise Potter)。
* 监测GKI: 购买血糖酮体监测仪(如Keto Mojo),目标是将GKI控制在1-3。
* 标准美国饮食GKI可能在25-50。
* 低碳水饮食(100-150克碳水/天)GKI可能降至10。
* 碳水化合物降至50克或更低时,GKI接近5。
* 通过调整,达到1-3的治疗范围。
* 压力管理干预。
* 运动干预: 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 血糖不会降至零: 即使禁食,身体也会通过糖异生等机制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可能从110-120降至60-70)。
* 对正常体重或偏瘦者不轻易推荐禁食。
* 对超重且有代谢相关癌症的患者,禁食可能有益。
核心 takeaway:
</markdown>
Edit:2025.09.09
<markdown> </mark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