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减脂 Bill Campbell

<markdown>

开场白与核心概念:高能量通量 (High Energy Flux)

赞助商环节:Element 电解质

高能量通量的科学探讨

高能量通量的心理学效应

局部减脂 (Spot Reduction) 的可能性

顽固脂肪的生理机制 (主持人与Dr. Campbell的深入探讨)

有氧运动 vs 抗阻训练对短期减脂的影响

反向节食 (Reverse Dieting) 的研究与实践

减重速度与瘦体重流失对长期体重维持的影响

嘉宾信息与结束语

核心内容总结:

本期播客的核心是探讨了“高能量通量”(多吃多动)这一减脂理念,并与传统的低热量限制进行了对比。Dr. Bill Campbell分享了他的研究观察和个人经验,认为高能量通量可能带来更好的长期体重管理效果和更健康的身体成分。

讨论还涉及了NEAT、局部减脂的可能性、顽固脂肪的生理机制(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有氧与抗阻训练在短期减脂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减重后如何进行“反向节食”以维持成果。一个关键的强调点是,在减重过程中保护瘦体重至关重要,大量瘦体重流失会导致后续体重反弹和食欲过盛。最后,访谈对GLP-1类减肥药物可能导致的瘦体重流失及其长期影响表达了担忧。

</markdown>

Edit:2025.08.14<markdown>

引言:一个反直觉的减脂新范式

高能量通量:吃得更多,动得更多

Dr. Bill Campbell,一位世界顶尖的减脂研究者,介绍了一种被称为**“高能量通量”(high energy flux)**的反直觉减脂与体重维持策略。传统观念认为,减脂需要低热量摄入和低运动量(低能量通量)。然而,这种方法往往难以持续,因为现代的食物环境充满了超加工食品,极易导致人们在低热量限制下暴食。

相反,高能量通量的核心是**“吃得多,动得多”**。研究和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带来更好的长期体重管理效果。Dr. Campbell分享了他个人的经历:作为一个有肥胖家族史、对体重很敏感的人,他发现有意识地转向“多吃多动”的生活方式,比单纯地限制热量更为有效。他认为,对于帮助客户减重后的体重维持阶段,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思维转变。

一个核心困惑:净能量平衡背后的生理差异

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每天摄入2000卡路里并消耗2000卡路里的人,与每天摄入5000卡路里并消耗5000卡路里的人,尽管在纸面上都处于能量平衡状态,其身体形态和生理状态却截然不同?

Dr. Campbell坦言,从数学上看,这没有答案,但他通过多年的实验室观察和研究发现,那些天生精干、生活在低体脂状态下的女性,其共同特点就是运动量大,食量也大

一个可能的解释:形态学结果与非运动性活动产热(NEAT)

演讲者提出,高能量通量的人群,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其肌肉也处于一种更活跃的刺激状态。他们不太可能久坐不动,即使是做家务这样简单的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肌肉质量,减少肌肉萎缩。

此外,非运动性活动产热(NEAT)——即那些非刻意锻炼的日常活动,如坐立不安、踱步等——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处于低能量状态的人,会下意识地减少所有非必要的活动,甚至为了找一个更近的停车位而多开几分钟车。而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则会更愿意走动和活动。

一个有争议但可能存在的现象:局部减脂

关于是否可以通过针对性锻炼来减少特定部位的脂肪(即“局部减脂”),Dr. Campbell的观点从十年前的“绝不可能”转变为现在的“有可能,但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一些设计良好的研究确实观察到了局部减脂的现象。虽然他不会为此设计专门的训练方案,但他承认不能再完全否定其可能性。

顽固性脂肪的生理学机制:α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

脂肪细胞的“油门”与“刹车”

为了理解为何某些部位的脂肪(如腹部、臀部)更难减掉,我们需要了解脂肪细胞上的两种关键受体:

顽固性脂肪的秘密在于受体密度。那些顽固的脂肪区域,其脂肪细胞上“刹车”(α受体)的密度远高于“油门”(β受体)。育亨宾(yohimbine)是一种能够阻断α受体的化合物,其作用机制正是通过“松开刹车”来促进顽固脂肪的分解。

减脂的两大步骤:分解与氧化

Dr. Campbell进一步解释了减脂的完整生理过程,它包含两个关键步骤:

  1. 脂肪分解(Lipolysis):这是第一步,即将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分解为甘油和三个游离脂肪酸。
  2. 脂肪氧化(Beta-oxidation):这是第二步,即将被释放的游离脂肪酸运输到肌肉等细胞中,并将其“燃烧”(氧化)以产生能量。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仅仅分解脂肪并不等于减掉了脂肪。如果分解出的脂肪酸没有被及时氧化,它们有高达70%的可能会被重新酯化(resterification),再次变回甘油三酯储存起来。

运动在减脂中的双重作用

如果在24小时内追求最大化的减脂效果,有氧运动因其更高的单位时间热量消耗而胜出。然而,从长期体型塑造的角度看,抗阻训练应是基础。

赛后恢复的科学:反向节食 vs. 恢复性饮食

代谢适应的持续性

Dr. Campbell引用了Rosenbaum等人的研究,该研究表明,由节食引起的“代谢适应”(即能量消耗的降低)会持续存在,即使体重已经维持了一年以上。这似乎与“能量可用性”理论(认为生理功能抑制仅由当前的能量不足引起)存在矛盾。

他推测,身体成分可能是连接这两个理论的桥梁。当体脂水平极低时,即使能量摄入恢复到维持水平,瘦素(leptin)——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水平仍然很低,这会持续向大脑发送“饥荒”信号,从而维持代谢抑制状态。

反向节食的失败:一个真实的观察

基于这个模型,反向节食(reverse dieting)——即在赛后通过极慢地增加热量来试图维持低体脂——的策略是行不通的。它将身体“困在”了代谢抑制的状态,无法真正恢复生理功能。

他分享了自己团队的经验:在2011至2014年间,他们曾尝试对客户使用反向节食,结果发现十有八九的客户会因无法忍受而最终暴食,导致体重更快、更不受控制地反弹,并伴随着巨大的心理挫败感。

恢复性饮食的成功:拥抱体重回升

相反,**恢复性饮食(recovery diet)**则鼓励运动员接受赛后体脂和体重的快速回升。这能更快地恢复瘦素水平和各项生理功能,使身体重新进入一个可以健康增肌的状态。

长期减重成功的关键:保留肌肉

明尼苏达饥饿实验的再分析

对话的最后,Dr. Campbell强调了在减重过程中保留肌肉的至关重要性。对著名的“明尼苏达饥饿实验”数据的再分析发现,在节食结束后,受试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无法控制的食欲(hyperphagia)。这种食欲并未在体脂恢复后停止,而是一直持续到他们失去的肌肉量完全恢复为止。然而,此时他们的体脂已经比实验开始前高出了60%。

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身体极度看重肌肉的存量。如果在减重过程中损失了过多的肌肉,身体会在恢复期通过强烈的食欲信号,迫使你超量摄入能量以重建肌肉,而这个过程会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脂肪的超量恢复(fat overshoot)。

这对于当前流行的GLP-1受体激动剂(如Ozempic)的应用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研究表明,使用这类药物减重,其减掉的体重中有高达40%是瘦体重。如果在用药期间不配合高强度的抗阻训练和高蛋白饮食来保护肌肉,那么在停药后,极有可能出现因肌肉流失而导致的严重体重反弹。

Worlds Top Fat Loss Scientist Reveals How to Lose Fat Without Restricting Diet - Dr. Bill Campbell

Worlds Top Fat Loss Scientist Reveals How to Lose Fat Without Restricting Diet - Dr. Bill Campbell

</markdown>

Edit:2025.08.14

<markdown> </markdown>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